冬日暖阳,崔世君带着丫鬟进到内院,只见她家老姑姑正坐在廊下理纱线,家里的姨娘徐氏也在帮忙,崔家二姑娘崔世柔今日回到娘家,此刻嘴里絮絮叨叨,也不知在说些甚么。
“大姑娘家来了。”徐氏最先看到崔世君,她连忙站了起来,让出绣凳,又问:“老爷刚才还打发人过来,问你甚么时候回呢。”
崔世君微微点着头,她先跟崔老姑姑问了一声安,又扭头望着崔世柔,说道:“前几日才刚回来,还没隔两日又来了,也不怕你婆家说你闲话。”
听了她这话,崔世柔赌气说道:“爹和姑奶奶还在呢,你就拦着不让我回娘家,等日后他们二老走了,我岂不是越发连崔家的门也进不得了?”
虽是气话,崔世柔也不敢当真跟她闹,这崔家,早在十年前,就是她大姐当家了。
说到长安城的崔家,虽不是甚么勋贵名流,却也算得上是有名有姓的人家,她家世代官媒,皇帝未曾发迹时,便是崔家做的大媒,等到皇帝坐稳江山,便赐了崔家九品官媒的官职,如今一代代传下来,传到了崔世君手中,已有七代了。
只不过,这一家之主的位子,也不是那么好当的,当年,崔世君祖父走的早,她爹崔海正年幼无知,为了这九品的官职,崔老姑姑一生未嫁,一边抚养侄儿,一边接管家业,直等到侄儿长大,才把崔家交还给他。
崔海正从小耳濡目染,这小芝麻官儿当得也算顺遂,唯一遗憾的是发妻林氏连着生了三个姑娘,就是没给他添下个男丁,林氏心生愧疚,做主替崔海正纳了一房姨娘,又日日焚香祷告,想来是老天垂怜,没过两年,姨娘徐氏竟真的替崔家生了个哥儿。
早年林氏生育亏空了身子,小哥儿生下没多久,她便得病去了,彼时崔家三姐妹渐渐长大,家里有崔老姑姑坐镇,徐姨娘性子老实,一家子倒也相安无事,谁知祸不单行,崔世君十几岁时,崔海正意外摔断双腿,堪堪把性命保住了,再想站立却是万万不能的。
崔海正不敢断送祖宗攒下的家业,只是姑奶奶年事已高,于是他在崔世君面前哭哭啼啼:“别人不知道,难道君儿也不知道?皇帝赐下的圣旨还在咱家香案上供奉着呢,这些年为父在衙门里当差,不曾有一丝松懈,就怕有负君恩,可恨为父这身子不争气,你叫我死后怎么有脸去见列祖列宗呢。”
彼时崔世君已到了议亲的年龄,偏偏崔海正就在这时摔断了腿,那崔海正哭的泣不成声,话里话外自责不已,崔世君安慰老父,说道:“爹你放心,只要崔家还有一个人,这官媒的职务就落不到别家。”
那年,崔世君刚刚年满十六岁,崔海正看着女儿一肩挑起家业,欣慰的同时又忍不住有些辛酸,长安城像她这么大的姑娘,哪一个不是待字闺中的娇小姐,谁像她这样还要抛头露面撑起门户呢,本来前两年已跟她相中了一户人家,如今看来,也只有作罢了。
崔海正流了几滴眼泪,又自我安慰,这也是没有法子,但凡家里的安哥儿年长一些,也就不必她来操劳家事,等到安哥儿长大了,那时女儿岁数还不算太大,再细细的给她相看一户婆家,断不能亏待了她。
如此又过了几年,崔家的二姑娘崔世柔和三姑娘崔世雅陆续出阁,崔家的小哥儿也渐渐长大,眼看崔世君就能放下肩头的担子,不想崔海正又来跟崔大姑娘哭诉:“自你爷爷那代开始,咱家就男丁单薄,如今到了这一代,更是只剩一个安哥儿。”
说完,他摇摇头,又长吁短叹的说道:“你娘千般好万般好,就是没给你们添个亲兄弟,要不然我又何至于这样为难呢。”
崔世君不言不语,等着他爹往下说。这崔海叨了几句,望着沉静稳重的大女儿,不禁有些心虚,可想到儿子,也只能继续说了:“若是安哥儿资质平庸我也无话可说,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