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东西洗洗干净,往锅里直接煮,一点调料都不用放,真是鲜死了,告诉你们女生都在旁边抢着吃哦,一点女生的样子都没了。”张宜兴讲的绘声绘色,大家听得口水直流。
“我们也吃过海鲜,虾米。”姚建国一说,大家都乐了。
江涛说:“要不明年让我爸爸厂里的车送一下吧。”
“不太好吧,我们出去玩的,而且路那么远。”王芳第一个反对。
江涛的经费是没有问题的,王芳的压力来自父母的许可,她姚建国似乎有点困难,平时生活费本来就不多,省是省不下来,家里的情况大家都清楚。四个人一起讨论分析了他可能的经济来源:建议加强训练,争取获得春季运动会长跑两个项目的第一,听说奖金是三元一项;每年高考时一般会选几十个高一的学生做执勤,四天会有六元的收入,要提前申请。
“那就是这两项他全实现了,差的还很多呀。”
王芳说:“我叔叔的店在春节时间很忙的,中午要在菜市场门口摆摊的,要不你去帮忙,就一个上午,我去跟我叔叔说,他肯定会同意的。”
“啊,摆摊卖东西啊?不难为情么?”姚建国有点退缩。
“这有什么呀,现在大家都在做生意了,初中好几个没考上高中的同学不都在街上摆摊么,王明在修自行车,李亚军在卖水果,我们学校还有勤工俭学呢,高年级的同学在食堂门口卖贺年卡呢,我寄给你们的贺年卡就是从他手里买的”张宜兴很赞成姚建国去摆摊。
姚建国有点忐忑,但也只好接受:“那好吧,我正好起来跑步,跑完就去帮你叔叔出摊,只是这个寒假没有回笼觉睡了,好痛苦哦。”
江涛说:“这样啊,王芳你今天就去和你叔叔说好,明天我们一起陪姚建国出摊,让他适应一下,省得他难为情,你们同意么。”大家一致表示同意,姚建国非常感激。
晚饭后,王芳跑来告诉姚建国她叔叔同意了,工资是每天一元。
“这么高啊?”姚建国有点不能相信。
“嗯,我叔叔人好,但你要保密啊,别人问就说一天六角,对他们两个也这么说啊。”
“对他们两个也要保密?为什么呀?”
“要保密的。还有你跑完要回家换衣服啊,要不会感冒的。给你他们家的价格表,我抄好的,你晚上好好看看,别卖错了啊。”
早上五点半闹钟响了,姚建国迷糊了半天才想起要跑步,匆匆起床。跑步路线是家到紫霞山中学操场,他给自己设定的距离是六公里左右。经过车站饭店时,他看到半年被摩托车撞断的小树还没不上,不一样的间距在提醒着他夏天的鲁猛。回到家里母亲已将早饭做好,问他起这么早干嘛?
“跑步,要参加运动会的。”
“多念念书,跑步又不能当饭吃。”
“我一会还要去帮王芳的叔叔摆摊,这是学堂的要求,要勤工俭学的。”
“勤工俭学是啥东西?”母亲也从来没听说过。
“说了你也不懂,这是学堂的规定啊,高中生都要做的。”
早市人果真很多,改革开放了,尽管大家还没富起来,大多数老百姓已经能从土地之外挣钱了,到年底,总有一些余钱,要置办一些年货。王芳叔叔的摊位车已摆开,铺满了年糕c烟花c香烟等年货,选货的人也特别多。叔叔还不放心让他卖货,要他注意客人,缺货时去店里搬。姚建国还是有点害羞,离得摊位有点远,直到叔叔喊他把烟花帮搬到客人的三轮车上:“这个细佬,还怕难为情的,难为情啥呀,我们赚钱么光明正大的,快点来。”
“人家将来是大学生,要做干部的。”一个客人笑着说。
一会王芳三个也来了,江涛一来就打趣:“姚老板,生意怎么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