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着九十多户人家,到了地方,这书生便忙去了棚屋里寻了人,片刻之后,便开始拿着一个簿子,开始指定大家各自的棚屋了。     据说未来,他们可能会住进那新楼里去。     不过现在,只能在那棚子搭建的屋子里待着。     书生带着九十多户人参观了棚屋附近的主要设施,有专门的医馆,有暂时新建的牙行,不过这牙行并非是用来买卖人口的,而是专职推介工作,还有一个小食堂,棚屋毕竟不能随便生火,未来会有大量的人口聚集在此,一旦酿成了火灾,后患无穷。     因而,这小食堂,就暂时负责了九十多户人就的饮食。     书生开始宣读,自此之后,他们便是第七组的人了,第七组九十余户,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有什么困难,都可以找他,他可以出面去解决。     这使赵牡心里安心不小。     他虽不太记得书生的名字,可这一路来,都是这书生照看着他们,有什么事,也都是他去交涉,他就如一个尽职的大兄长,且据说还读过很多书,博学多闻,他不但熟悉京里的情况,而且对上,还有书院给他撑腰。     这就导致,他成了九十多户人家与官府联系的通道,哪怕是有什么差役来,也都是先寻他来出面。     若是寻常百姓,零零散散,毫无组织,到了这陌生的环境,要嘛心里发虚,不知所措,要嘛这些灾民,会内部自行的出现一个类似于道门、帮派之类的组织,最终,这个暂时的棚户营地,混乱不堪。     可有了这个书生,一切都不同了。     这书生让他们安顿,而后便又去忙碌了,食堂里开始升腾起了炊烟。     而这沿途的几个病人,也被送去了医馆。     不只如此,还有车马送来了许多的被褥。     等那书生回来的时候,手里拿着一个清单:“赵牡,赵牡。”     “在。”     “最新的消息。”书生笑吟吟的看着赵牡:“陈记车行需要七个车夫,其中一个名额,给了我们小组,你年纪最小,先去学着,明日会有人来领你,以后你去上工,也不必怕……出了事,来寻你也是一样,未来三年,我都得照应着你。明日卯时,你在自己的屋前等着,会有人来领你。”     赵牡不知道赶车是啥样的。     可他一点都不担心,因为……这书生让他很信得过。     “好呢,明日我便去。”     接着,那书生又拿着单子,去寻下一家人了。     无数的商行和作坊,甚至是客栈和店铺,都产生了许多的岗位。     这第一批来的人,暂时都不担心没有生业。     虽然作坊和客店,都希望能够招募熟手,可太子殿下下诏,西山书院的书生们又隔三差五带着宣传单来登门,成日念叨着招募灾民的好处,这耳朵都听出茧子来了,偏偏,你还不能赶人,西山书院的生员哪里是好惹的,有的商贾,是受了感召,而且确实缺人,生手来了,大不了让个老匠人带着便是,因而,愿意接纳这些灾民。也有的商贾,是其他人都招纳,自己若是不招纳,难免以后出门在外,会难堪,也只好捏着鼻子认了。     到了次日清早,便有各个作坊和店铺的人来,领着人便走。     对于这一切而言,赵牡一切都是生疏的。     他只知道,自己的活儿,并不累,跟着一个老师傅,沿着既定的路线,赶着车马,运载货物,再过几个月,他便可以独当一面了。     下了工回来,他才发现,这棚户区域,又扩大了许多,今日又来了不少人。     同一个小组的人,成了左邻右舍,彼此之间,也都熟识了,能让人安心一些。     至于涌入来的新人,其实和他们没有太大的关系。     傍晚的时候,那书生都会来走一趟。     这时候,便会有人去寻他,有的是求他代写书信的,也有的是希望让他帮忙寻找自己的失散的亲人,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