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试一试吧。”弘治皇帝道:“现任的南京礼部尚书王华,此前曾教导过太子,他是状元出身,噢,还是王守仁的父亲,此人,定有过人之处,朕想将他调回京师”     方继藩心里想,居然陛下已有了主意,好吧,谁教不是教呢,便颔首:“儿臣虽有异议,可是陛下心意已决,儿臣也无话可说。”     弘治皇帝颔首:“朕这么做,也是为了安定人心哪。”     方继藩明白弘治皇帝的意思:“陛下说的是,臣没有异议了。”     “朕还在想,皇孙只是个孩子,让他独自一人去,也不妥,不如让方小藩还有方正卿一同去,小藩是宫中养大的,和太子可谓是青梅竹马,有了小藩伴着,太子也不会认生。至于正卿,朕对这个外孙,有极高的期盼,他年纪虽小,可去听一听,也准没错,嗯,朕心意已决。”     原来说了这么多,就为了这个     方继藩忍不住哀嚎:“陛下,小藩和正卿,他们是真正的孩子啊”     大同     一场大捷,使大同,又恢复了平静。     尽管有大量的游骑,开始深入大漠,寻觅传说中的太子殿下。     可是这大漠上万里,去寻找太子殿下,真如大海捞针,无数的消息传递回来,可结果都丝毫没有讯息。     大同的总兵官邓雄急的上火,英国公和都尉早就吩咐下来,一定要有太子的踪迹,倘若没有,提头来见。     可这怎么找啊。     他心里,滋生出了绝望。     却在此时,倒有一个斥候,得到了讯息。     在向北九百里处,发现了大量明军的衣甲     他们将其中的一些衣甲带了回来,邓雄只一看,吓尿了。     这是明军的衣甲,而且,有为数不少,都是禁卫的,太子殿下出兰州,带去的,既有一部分西山书院的读书人,也有一部分,乃是精挑细选的禁卫     这些衣甲为何会出现在那里。     难道被鞑靼人俘虏了,鞑靼人令他们剥光了衣服,可为何,他们要剥光衣服这天寒地冻的天气到底是为啥?     出事了     总兵官邓雄,觉得最可怕的事可能发生了,他一面继续派斥候打探,一面火速奏报。     哒哒哒     哒哒哒     一伙鞑靼人打扮的铁骑,由北向南,风驰电掣而来。     为首一个,正是鞑靼人打扮的朱厚照。     斩杀了鞑靼汗,朱厚照还觉得不够,又疯狂奔袭,四处烧杀,他很快发现,若是穿着鞑靼人的衣甲,靠近时,鞑靼人根本不会有任何的防备,于是乎,索性击溃了一支鞑靼人的溃兵之后,毫不犹豫的,令他们脱下了衣服。     接下来,简直就是如鱼得水,老鼠掉进了米缸里。     鞑靼地域广大,消息蔽塞,被袭击的部族,牲畜继续杀绝,也不可能飞马去传递噩耗,其他的部族,更无法想象,会有大明铁骑,深入到大漠来。     于是乎,当他们看到蜂拥而至的铁骑,第一个反应,竟是以为大汗的兵马回来了,直到朱厚照亮出了刀,这时,想要反抗,为时以往。     草原上,牲畜几乎是被随意的杀戮,无数的粮草和马料,也统统焚毁。     甚至有时,朱厚照可以在一天之内,连续袭击三四个部族,效率之高,连他自己都无法置信。     而现在朱厚照终于觉得,够了。     自己的儿子,不知现在会走路了没有,哈哈回家。     一千多铁骑,一路南下,刘瑾居然胖了。     是的。     跟着太子殿下出征大漠,其他人都是又黑又瘦,刘瑾虽是黑了,却胖了,这家伙若说自己是出关,深入敌境数千里,纵横大漠,鬼才相信。     你见过那寒窗苦读的悻悻学子,读书还读的肥头大耳的吗?     刘瑾座下的马,扑哧c扑哧,好累啊,以至于刘瑾不得不不断的换乘马匹。     在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