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了,得把声势造出来,越大越好,然后河西的人口就有了,有了人口,就有市集,人口多,而粮食少,从遥远的关外运送粮食来,河西的粮价一定暴涨,这时候,谁若是开垦土地,种出粮来,即便不能发财,也能过的殷实,很快,就会有越来越多人开垦,越来越多人放牧,噢,对了,还有作坊,还得让镇国府组建一支卫队     方继藩脑子高速运转,畅想着未来,他甚至已经想好了,应当让人去西域,连同了西域,我我方继藩就发财了啊,发财了     方继藩一念及此,又忍不住热泪盈眶,这就是传说中的丝绸之路啊,到时,遍地都是盘桓的商贾,是数之不尽前来淘金的人流,无数的人开垦着荒土,还要种上薰衣草,还有玉米c小麦c红薯,河西之地,有一处塞外江南,将来也要占据,那里可以种植水稻,我方继藩还要种葡萄     方继藩激动的不能自己,忍不住拍着朱厚照的背,心里说,乖,殿下,大舅哥疼你。     弘治皇帝深吸一口气,见朱厚照和方继藩宛如兄弟一般的模样,心里有一种莫名的踏实感。     继藩真是处处在为太子着想,他献上矿山的本意,就是希望太子能在镇国府里施展拳脚吧     刘健等人深吸了一口气,竟不知该说些什么好。     这个时候他们还能说什么呢?     那张升也觉得诧异,随即摇摇头,苦笑,方继藩这个小子,行事果然处处出人意料啊。     张升含笑道:“陛下啊,方继藩如此识大体,这便是宣教之功,真是可喜可贺啊。”     他开了这个头,打破了暖阁内的沉默。     方继藩一听就很不是滋味了。     什么叫做我识大体,又什么叫做这是宣教之功,大爷我听了你的教化,才肯捐出矿来的吗?     这些日子,张升可没少调侃自己。     论起来,其实方继藩和张升也没啥深仇大恨,大家立场不同而已。     方继藩是个厚道的人,不愿意和人发生争执。     当然,主要是他乃礼部尚书,方继藩也不能啪叽一下,打断他的腿。     总要给朝廷一点面子嘛。     可是现在方继藩一听宣教之功,就不太乐意了。     方继藩随即笑了起来:“张部堂说的是,张部堂果然不愧是礼部尚书啊。”     张升捋须,笑容可掬的道:“都尉做的很好,为朝廷解决了燃眉之急”     方继藩笑呵呵的摇头:“哪里,哪里,些许小事而已,不足挂齿,我这个人,打小就乐于助人,毕竟,助人为快乐之本呢,何况,太子殿下,我历来视之如手足兄弟,他好,我也好。”     张升颔首,有道理,有道理,看看,连方继藩都如此明事理了,这是好事啊,以后礼部的功劳簿里,又添了浓重的一笔,没有礼部长年累月的宣教,方继藩能洗心革面吗?     他正待要说什么。     方继藩却叹道:“最重要的是,朝廷有难处啊,这些年来,陛下既要下西洋,而天灾呢,却是频繁。而今,交趾那里,又是乱象丛生,国库c内帑,哪怕是镇国府。还有陛下c太子殿下,还有内阁的刘公,哪一个不是成日愁眉苦脸,难啊,百姓们过的这么苦,我方继藩只是力所能及而已,家财是身外之物。”     弘治皇帝等人暗暗点头,方继藩说的好。     张升也笑了:“不错,不错”     方继藩突然道:“我是驸马都尉,捐纳十几个矿,不算什么,应该的,我方继藩,世受国恩嘛。不过张部尚敢问一下你受了国恩吗?”     “”     一下子暖阁里的气氛骤冷。     张升心里咯噔了一下。     突然有一种日了狗的感觉。     他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息,张升当然不能摇头说,没有,我都是靠自己努力才有今天的。这话是当然不敢说的,只好硬着头皮道:“吾蒙陛下不弃,忝为礼部尚书,此乃厚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