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于是,臣便问臣父,人都有七情六yu,也都有五痨七伤,可为何父亲却是如此的勤恳,一丝一毫都不愿懈怠呢?”     似乎暖阁里的君臣,都沉浸在这个小故事中了,众人哑然无声,就想听听,方继藩的父亲是怎么回答的。     方继藩淡淡地道:“于是臣的父亲便说,对天子,要尽忠,所以不敢懈怠。可这并不是唯一的原因,还有一个缘由却是,作父亲的,就该做下表率,让臣知道,做人要謙性忠直,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若是做父亲的都不能给臣做出一个好的表率,那么臣就更加荒唐胡闹了,所以臣的父亲才尽力去做一个完人,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臣能够效仿他的做为,成为一个安分守己的人。好了,臣说完了。”     “”     沉默。     暖阁里落针可闻。     唯一能听到的,不过是那微不可闻的呼吸声。     李东阳猛地,眼眸突的一张,那眼眸里,掠过了亮光。     神了!     弘治皇帝却又是愣住了。     这两个故事,倘若分开来,或许没什么,可一旦合在了一起,却似乎有着某种无穷大的说服力。     知错就改,并不稀奇。     可第二个故事,却是一下子的,有令弘治皇帝醍醐灌顶之感。     方继藩的父亲所做的一切,为的不是自己,为的是什么呢,是因为他有一个儿子。他深知自己做了错的事,或许可以人不知鬼不觉,又或者即便有什么疏忽,也不会受人责怪,可他依然努力的将每一件事做好,只是因为,他是儿子的父亲,他想要让自己的儿子能够效法自己的事。     这不正是勿以善小而不为c勿以恶小而为之的吗?     同样,弘治皇帝除了身为帝皇,也是一个父亲啊,现在他做了错的事,倘若他对错误不改正,他甚至认为,错了便错了,有什么了不起,天家的脸面和朝廷的威严毕竟更加要紧,那么皇太子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又会如何呢?     朱厚照原本就是一身的臭毛病,弘治皇帝希望他能改正,那么自己的错误尚且都不改正,又凭什么以身作则,告诉太子,知错能改的道理?     皇家的脸面固然重要,可对皇太子的教育就不重要吗?     皇太子,毕竟代表着的是未来啊。     和弘治皇帝对皇太子的期许相比,朕的这一点自尊心,又算得了什么?     猛地,弘治皇帝的眼眸,从茫然,变成了拨云见日一般的清澈。     不错朕若是今日这般含糊过去,那么他日,太子也会和朕一样,朕是他的父皇,若连自己都无法成为楷模,又怎么有资格去让他的儿子改正自己的错误呢?     暖阁里依旧安静得可怕。     事实上,方继藩的心里其实是有些忐忑不安的,他所抛出来的杀手锏,根本不是什么大道理,也不是所谓事情的是非对错,而是皇太子,方继藩是赌在弘治皇帝的心里,皇太子殿下比一切都重要。     输了就准备好皮开肉绽吧。     可若是赌对了,那么整个案子将彻底的翻转,那本不该受罪受冤的人能得到公平的对待。     此时,只见弘治皇帝背着手,闭着眼睛,眉头深深的拧着,似乎陷入了思索,天人交战。     就方继藩紧张的等待里,只见弘治皇帝突的张眸,随即道:“立即下旨,程敏政c徐经二人鬻题舞弊一案,纯属子虚乌有,朕”     说到这里,弘治皇帝深吸了一口气,似乎下定了决心,沉声道:“朕竟不能事先洞察,从而使程c徐二人在诏狱之中屈打成招,这是朕的过失。此案,引发天下人的风言风语,更使清白忠良的大臣c贡生蒙冤,这是朕的过失,朕克继大统以来,自以为自己日理万机,天下海晏河清,殊不知,朕坐居宫中,不能明察秋毫,今二人遭遇构陷,朕责无旁贷,理应下诏罪己,三省吾身,以免重蹈覆辙。而诬告程敏政c徐经之人,户科给事华昶,即令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