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镇上只要一毛钱。
一个成年男人用肩挑鱼,一天可以运两担子,两担子算下来差不多有150斤左右了,也就是15元钱。
15元钱放在现在的确不算是什么大钱,但是在十多年前,也就是04年左右的时候,一天15块钱可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但是人的贪婪之心是永远也无法填平的。
村里人帮朱亚龙挑鱼,夫妻俩联手一天最多也就赚二十多块钱,但是朱亚龙夫妻却是赚到了大钱,当时鱼价格便宜就一块多一斤,但就算是这样朱亚龙夫妻的利润也是很丰厚的。
后来渔场捞出来的鱼数量越来越多,朱亚龙夫妻的“利润”也越来越大,干活儿的村民们坐不住了,大家伙儿私下里一合计,找朱亚龙要求涨工资。
当时朱亚龙的利润空间还是挺丰厚的,也没考虑太多,就把工资涨到了两毛。
一个村民的工资直接就从450元,涨到了900元,900元在那个时代是个什么概念么?真比城市工作的人收入还要高呢。
朱亚龙认为这一下“乡亲们”应该满意了,没想到的是涨价不到两天,他的乡亲们便再次要求涨价。
这一次朱亚龙肯定不会像上一次答应的那么利索了,朱亚龙拒绝涨价!
这边儿朱亚龙拒绝涨价,另一边儿干活的村民们立刻开始罢工,当天就没人去鱼塘做工了,捕捞上来的鱼运不出去,死亡了一大批。
朱亚龙实在是扛不住,只能是硬着头皮再次涨价。
但是到这个时候,局面基本上已经失控了,那些贪婪的村民根本不会满足的,价格涨到了4毛,他们还要求涨到5毛,5毛还要求涨到六毛。
朱亚龙卖鱼的价格也就一块钱,但是到最后村民们挑鱼的价格就涨到了九毛钱。
据说这个最终价格还是村里一个“会计”帮忙算出来的,说是要搞什么“平均分配”,大家一起赚大钱。
随便一个村民在朱亚龙鱼塘工作挑鱼,一天的收入都是两百多元,在当时那个年代,这简直是一个令人疯狂的数字。
朱亚龙一怒之下,便辞退了朱沟村所有的工人,从附近其他几个人雇人帮忙拉鱼。
结果就闹出了严重的暴力案件,附近几个村的村民为了“抢活儿”赚钱大打出手,动静闹的是越来越大,最后暴怒的村民为了“鱼死网破”,直接买来剧毒泼洒进了鱼塘,把鱼塘里面的鱼都给毒死了。
本来好好的一座鱼塘,硬是被折腾成了一片儿满塘死鱼,腐臭熏天的绝地!
可以说,朱亚龙承包鱼塘破产的直接原因,不是因为道路不通,而是因为他的心情不通啊!
你说大家有钱一起赚没错,在那个年代里我一月给你们五六百块钱,你还有啥不满足的?
城里饭店打工的服务员在那个年代里每月的工资也才三百多块钱,你们在家门口就赚到了七八百元的高工资,不感恩戴德也就算了,还要跟我“鱼死网破?”
鱼塘倒闭,大家都别想赚钱,全t背井离乡,去外地打工赚点儿小钱爽了吧?
这件事情王小龙有所耳闻,因此对朱丽丽所说的“优先雇佣朱沟村村民为鱼塘做工”这一条原则,王小龙是非常抵触的。
当年朱亚龙就是栽在朱沟村这一群村民手中的,这一个低级错误王小龙可是绝对不会犯的。
王小龙也懒得跟朱丽丽解释废话,反正就是一句话:老子不用你们村的人!
最后双方经过协商,把这一条原则做出了适当的变动:
之前的原则是,王小龙承包鱼塘后,鱼塘内的所有的工作业务应该优先由朱沟村村民来做,修改之后则变更为:鱼塘内的工作,应优先交给朱沟村妇女小分队来做。
所谓的妇女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