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都在向着更高的数字攀登。

    温衣岁上网搜索了匪尘的《去往天堂》。

    开始连载时间引起了她的注意。

    匪尘发表首章的时间是温衣岁在微博上做了预告的后一天。

    她当时在微博上简要说了故事的核心,然后歇了几天才开始发表首章,所以匪尘的开文时间,比她早。

    这显然不是什么好消息。

    虽然她先放的预告,但这样多个故事串成主线的小说风格,很容易中途抄袭他人,摘取他人的几个大小梗融进自己的书中。

    傍晚离开剧组后,温衣岁回到自己的房间,粗略扫过《去往天堂》的内容,拎出了对方指出雷同的章节,细细读起来。

    读罢,温衣岁皱起眉,情节和人设确实颇为相似,同时读两本书的人一定会有一种强烈的“既视感”。

    不过

    她打开一个空白的文档敲下几行字,记录起来。

    匪尘指出的这些雷同点,在温衣岁的《虎口》中先出现,连靠得最近的一部分,也是匪尘比她晚上几天。

    而且,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错觉,她觉得匪尘的书中人物时不时有比较生硬的突然转变,读起来不流畅,也给人一种裂缝感。

    两篇文不相上下都已经连载了几十万字,且都没有完结。

    那反打一耙的机会就必须是在细节上了。

    按照这些章节的发表时间来看,她不是没有迂回的地步,不至于被人死死咬在口中。比较不好的无非是,先开口的人仿佛总是会站在制高点,要证明她是恶人先告状,颇有难度,尤其当她是个风评一向很好的大大时。

    温衣岁皱眉,闭眼向后仰了仰头。

    真累。

    关上电脑,她便去睡了。

    第二天,许多媒体和微博上的营销商都开始报导这件事。

    标题一个起得比一个引人入胜。

    更有匪尘的粉丝放话要人肉温衣岁,去剧组蹲点看看她是什么样的妖怪。

    在这样关键的时候,冯渡约莫一个月前就借杨若之口通知她的“同学会”将至,温衣岁的本意是同学会,不去一次也不是什么事,但陈以介等关系较好的同学再三劝说,她还是决定和谢婷亭一起参加。

    她几乎可以预见这风口浪尖时,同学会上会出现的闲言碎语,不过大多也是些没什么瓜葛的人,她大可以把他们与网上的喷子归为一类。

    抄袭的锅,她可不背,尤其是当她怀疑,对方才是抄袭之人时。

    同学会的那天,天气特别好,太阳高高挂起,云层也都缩在高处。

    出发前,她收到了来自冯渡的短信。

    冯渡问:小岁,记得带朋友一起参加。

    她想了想,打下一行字。

    温衣岁:带了,你认识。

    那头没有了回应。

    温衣岁理所当然地带上了谢婷亭,反之,自己也是谢婷亭带的朋友。

    聚会的地方,他们以前也来过,很久以前,一个个掏空自己的荷包来这里吃顿好的。那时候的少年们,除了吃,更多的是聚在一起的开心和前后的玩乐。

    现在不同了,在这里吃上一顿,不会觉得贵,也只是工资的一小部分。

    但重心却偏了,不再是那些吃喝玩乐,不是真心话大冒险。

    彼此的社会关系,社会价值,才是更重要的一部分了。

    温衣岁和谢婷亭来到包间门口,还没进去,就听到体面传来了谈论声,主角似乎正是她。

    这也不奇怪,最近不太平,难免被人惦记。

    几个熟悉的声音你一言我一语地附和着,颇有二人转的喜感。

    “一岁最近不是被爆出抄袭了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