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尾的长蛇,横亘在旷野中。除了远处更夫的梆子声,一切复归平静。
8一8津浦铁路旁庄稼地。外,夜。
向导:大家快过铁路!快,快!
众人一跃而起,冲上路基,穿过铁路。
8一9田间小路。外,晨。
向导:已经到陵县啦!
干部甲:这儿就是冀鲁边了吗?
向导:是。一过津浦线,咱就已经进入冀鲁边啦!
干部们纷纷登上离路边不远的一段土堤。东方欲晓,红霞满天。遍地待收的秋庄稼,一望无际。
干部甲:到了,终于到了,这就是冀鲁边啊!
干部乙:好美的大平原呀!
8一10乐陵城门。外,日。
乐陵党政军民敲锣打鼓c高呼口号,夹道欢迎东挺纵队抵达乐陵。
牟宜之从军队中拉住一位战士:我是乐陵县长牟宜之。请问,你们萧司令来了吗?
战士:来了呀。早过去啦!
牟宜之:我一直等在这儿,咋没见到呢?
小战士:骑自行车走在队伍最前面的,就是我们萧司令!
8一11乐陵西关。外,日。
“冀鲁边党政军民欢迎东挺纵队抵乐大会”会场气氛热烈。戏台上,边区文艺宣传队正在演出节目。
牟宜之挤过人群,向正在观看节目的警卫战士问:萧华司令在这儿吗?警卫战士:在,就在头排坐着呢。
牟宜之:哪位是萧司令呀?
警卫战士:坐在最左边的就是。
牟宜之:哦还是个娃娃嘛!
8一12乐陵县城北关王宅,“挺纵”司令部。内,日。
萧华:今天这个会,有两项内容。第一个内容是宣布一项任命,根据冀南军区指示,在建立第六督察公署同时,成立冀南军区第六军分区,由杨靖远同志兼任司令员,李宽和同志任政委兼副司令员。会议的第二个内容,是对我边区武装进行整编:孙继先的津浦支队编为四支队,孙继先任支队长,潘寿才任政委;曾国华的永兴支队编为五支队,曾国华任支队长,刘贤权任政治部主任。五支队下辖五团c六团,五团由龙书金任团长,曾庆洪任政委,六团由张策平任团长,杨俊生任政委;邢仁甫的支队编为六支队,邢仁甫任支队长,周贯五任政委,政治部主任崔岳南。六支队所辖的三个营和特务连扩编为七c八两个团,七团李子英任团长,崔岳南任政委,八团杨铮侯任团长,陈德任政委。整编后,四c五c六三个支队,由挺进纵队统一领导c统一指挥。
萧华喝了口水:今天会议的主要内容就这些。最后,我想对同志们提两点要求。第一点,要加强学习。学什么?学的《论持久战》。这本书,我们从总部带了一些过来,各支队拿到后马上翻刻,做到排长以上干部人手一册。第二点,要加强团结。四c五支队与六支队之间,也就是所谓外来部队与本地部队之间,尤其要搞好团结。每个支队的干部,都要树立“团结无小事”的意识。我刚到乐陵,就已经发现了问题,有两名本地战士发牢骚,为什么事呢?因为外来部队与本地部队佩戴的臂徽不一样。本地部队的臂徽多出了“游击支队”一行字,“八路”二字就被压缩得小了一些,结果老百姓就有了“大八路”“小八路”的叫法,引起了本地士兵的不满。我看,这牢骚发得有道理,都是八路军正规序列,都是支队,都是在冀鲁边开展敌后游击战,为什么要有不同的臂徽?我讲这件事,不是要批评谁,而是想举个例子来说明,事关团结,我们必须谨言慎行,决不能粗技大叶c掉以轻心,因小事处理不当造成有可能影响团结的误会
8一13乐陵中学,冀鲁边区军政学校。外,日。
字幕:冀鲁边区军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