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大唐的主宰,应该是自号千古一帝的天子,然而实际上这么一些年,大唐这一所巨轮的掌舵的是他的妻子武皇后。说起这些故事,长安人能说上三天三夜,把真真假假的故事都说上一次,再说一些所谓的隐秘,仿佛这些都只有天子脚下才能得知。然而实际上,这样大人物的故事早已是天下皆知的故事了。

    伴随在这些故事左右的,是无数座广为人知的大山。

    千古一帝钦点军队的几位将军,龙武c神武c神策c羽林四军威慑天下;皇后娘娘提拔的治世能臣;一群本属于而今却不属于长安的读书人;当然,还有那些抱团的前朝遗臣。

    程不识是这几座大山中,最为特殊的存在。被人称作钓鱼台的他,本是汉的守将,死守长安长达数年;而后却能为唐再守长安。因此,他是唯一一个能带兵的前朝将领。不管那位千古一帝出于什么考虑,这都足以令天下人侧目大魄力。

    把衣物上的灰尘拍净,全身上下整理得一丝不苟,庄严如无数年前他第一次穿上这一套衣服时候的神色,程不识在皇宫的大门前,静候着传召。往日里以他的身份,如果要入宫觐见,是没人有胆量拦他的。包括那位天下只有一位的李良女。昔日入唐后第一次来的时候,不长眼的守门人在武后的命令下自尽,而今的坟头草都能替他守门了。然而今天不一样,因为他穿的是汉的将军服,这就足够让守门的统领有理由拦住他了。哪怕武后知道了,也不会怪罪于他。

    更不用说,他要见的不是武后,是那一位已经很多年不见人的千古一帝了。

    春季中午的阳光谈不上毒辣,但是一直照耀着也算不得舒服,守宫门的赵统领示意程不识到阴凉地歇上一会儿。在感谢了好意之后,程不识还是站在原地。

    阳光把他的影子拉长,照耀如当年他立在城墙上的模样。只是当年手里的剑早已经送给了一位颇为看好的后生,此刻双手空空如也。他望向宫内,想着“当年孙先生是否曾经打进这里去”这样无意义的话题,神往不已。再感叹一下那时候自己正被关起来,等候发落,不然孙先生能否进长安都不好说。

    想到这里,便又自嘲自己还是这般不自量力。

    “程不识啊程不识,活了一辈子就没打算为自己活一次吗?”他问自己,可惜答案早已在他立在宫门前定了下来。

    “如果这次能活下去,以后就为自己活吧。”给自己许下未来,然后坦然的面对未知,这边是人之常情。

    看着赵统又点了一人,准备再入宫去传递消息,他阻止了他:“我还未站在这里,半个长安就知道会有这一天了。”半个长安,指的就是这一座皇宫。更直接指的是,那位武皇后手底下的牛鬼蛇神。

    “知道不知道自然是大人们的事,而我们这样的小人物,尽忠职守而已。”和点好的人交代了事情,赵统领回应程不识。这说法让程不识高看他一眼。

    大人物自然有大人物的事,小人物也有小人物的事,大家尽忠职守,把事办好了,这天下也就没那么多事了,可惜总有人想办大事,而有人不想做事。

    自董先生出了山海之外,到了天门和张天师说了几句话后,整个天下似乎都醒了一般。

    说是风起云涌毫不过分。

    各路人物各路角力,都希望在汉的尸体上再攫取一份属于自己的利益。不说其他的,单单是说汉那些最顶尖的人物,多少在深山野林外?仅看董先生数日之间聚集了六七位从一境的人物,就知道汉这一匹瘦死的骆驼确实比马大。

    更不说全天下都想知道的,那一座帝陵到底在哪里?

    董先生说的聪明人做蠢事,大概就是这些人;如无数年前,第一批出手反汉的人一样,大多都已经是历史的尘埃了。而这一次,还是会有很多人出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