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司马相如就更不必说,他号为赋宗,得心应手的是富丽堂皇,洋洋洒洒的长篇大论,更加不擅长短小精悍的诗词那种创作思路,但是不见他紧张丝毫,“在下不善此道,但是我有一友,名唤段颎,目下正为我大周戍守边疆。他有一首新诗,只给我看过,大家还不知道,且听我道来:‘一生戎马笑沧桑,遥记当年慨而慷。寒霜满头气犹盛,不负手中五尺枪。’”说完一抱拳,明显耍滑头。

    段颎段纪明,当朝名将,镇西将军,“凉州三明”之一。他的大名众人可谓是如雷贯耳。众人忙于品味他刚刚所说的新诗,体味着诗中那英雄迟暮仍旧心藏热血的情怀,一时间没空和与司马相如计较。

    这也给朱元晦提了醒,便道:“在下也就不出乖露丑了,正巧在下也有一位小友,乃人中龙凤之姿,名为李贺,其新诗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朱元晦并不是做不出好诗,而是想要提携后进,这种场合无疑是一个让人名扬天下的好机会。所以,有幸得到朱元晦看中的李贺就在不在场的情况下被人记住了,而这首诗也随着今日的盛会传遍大江南北。这是暂且闲话不提。

    随着评审们也都作了诗,按题制诗到此就要结束了。接下来就是自由赋诗,不过这个环节参与的人少多了。

    按大周文会惯例,这是给那些近来有绝世佳作的才子一个展示的机会的,按题制诗如果表现一般,可以作为加分项。但是如果不是自衬自己的新诗绝佳,就没必要上台了。

    这时,宋之问站了出来,“晚辈这里还有一首诗,请众位指点一二。”

    说着露出了和煦的笑容,漫声吟道。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幽闺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

    “好诗!好诗!”几位评审恨不得拍案叫绝。仅凭此诗,诗魁便非宋之问莫属。

    诗这一场比试,最终因宋之问的异军突起而成为本场第一。

    接下来的词c赋c书c画c乐器五场比试,众人可谓是春兰秋菊,各擅胜场。

    这些文坛新锐,以自己的才华在文坛书写自己的传奇,文会过后,名声冠盖京华。

    月上中天,夜寒露重,文会散场。

    “宋延清,还请留步。”正要离开文曲楼的宋之问被一个年轻男子叫住。

    “兄台是?”宋之问疑问道。

    “吾乃陈庆之,英王殿下随从。英王殿下有请。”陈庆之自我介绍道,还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宋之问大喜,以为是姬玄容看中了他的文才,连忙跟上,路上还不断的恭维陈庆之。

    姬玄容在一间静室内等候宋之问的时候,已经调查了宋之问的身世。

    宋之问,出身京兆长安宋氏,有着显赫的门第家世。但是他这一支,并不显达。

    其父宋令文起自乡闾,矢志于学,交友重义,多才多艺,不仅“富文辞,且工书,有力绝人,世称三绝,饶著声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