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声说着,但话没说完,杨修只是随意看了灯笼上的谜题“止戈”一眼,就开口道:“谜底是个‘武’字。”
“对了,”女子愣了一下,连忙恭喜,将谜底纸条递了过去,“公子真是才思敏捷。”
祢衡不甘落后,也瞬间解出了一个字谜“夸大其辞”,“谜底为‘亏’字。”
其余人等也各有动作。
李未名也走到了一盏灯前,看了眼上面谜题。
“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
“谜底是个‘日’字。”
女子道了一声恭喜,将谜底纸条递了过去。
李未名笑了笑,走到另外一个灯笼前,谜题是“我本无名,因汝有名。汝有不平,吾与汝平。”
不等拿灯女子说话,就直接道:“谜底是‘木玷’。”
“恭喜公子。”那女子愣了一下,将谜底条子递了过去。
李未名拿着条子,走到第三盏灯前,扫了一眼谜题“彼亦不敢先,此亦不敢先,惟其不敢先,是以无所争,是以能入于不死不生。”就道:“谜底是‘持棋’。”
那女子显然有了准备,一边恭喜,一边将手上纸条递了过去。
李未名客气的接过来,三两步就走到第四盏灯笼前,拿灯笼的女子下意识的就将手中纸条递过去了,李未名顺势接下,口中则道:“方圆大小随人,腹里文章儒雅。有时满面红妆,常在风前月下。谜底是‘印章’。”
“公子大才。”提灯女子这时才回过神来,意识到自己给早了。
一连四盏,只是呼吸间的功夫,就被李未名接连撕掉谜题。一路走过,就像是农人收割庄稼一样,那一个个灯谜好似成了稻草,连让李未名驻足思考都做不到,人一到,谜就破!
因着速度太快,引起了旁人的注意,也落到了杨修和祢衡的眼中,二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出了惊讶之意。
二人不由得加快了速度“二形一体,四支八头,四八一八,飞泉仰流——答案是‘井’字。”
“头如刀,尾如钩,中央横广,四角六抽,右面负两刃,左边双属牛——答案是‘龟’字。”
“乾之一九,只立无倡,坤之六二,宛然双宿——答案是‘土’字。”
“一月复一月,两月共半边,上有可耕之田,下有长流之川,六口共一室,两口不团圆——答案是‘用’字。”
诸多锦衣青年和少年兴致勃勃的交谈。
“这个叫李未名的好厉害啊!”
“真是大开眼界。”
贾谊赞叹道:“二十年前,我初次进京,也曾经历过一次,当时京城才子王守仁曾露过一手,一连猜中四十九道灯谜。”
有士子惊讶道:“阳明先生王守仁?与紫阳先生朱元晦齐名的二贤,那可是海内大儒!”
又有人插话说:“不止呢,阳明先生文武双全,是几十年才能一见的人物。”
他的第五盏灯笼上面没有一个字,持灯仕女告诉他打一种药材,李未名才脱口而出“白芷”。说话间的功夫,李未名已经撕下了第五盏灯的谜题。
猜谜看似简单,但想要猜对c猜得快。光有敏捷的思维是不够的,还要有一定的见识,里面蕴含着不少道理。
将五张纸条交给贾谊,施了一礼,李未名从容的上了楼。
有李未名珠玉在前,其他才子也加快了速度,不多时,孔融c祢衡c杨修c王勃c杨炯c卢照邻c骆宾王c陈子昂c刘长卿c王昌龄c王维c王之涣c高适c岑参c孟浩c宋之问c贾岛c孟郊c韦应物c李商隐c侯白c黄崇嘏c娄逞等人都集齐了五张纸条,上了二楼。
文曲楼三楼,一间房里,莺莺燕燕,十数名女子聚在这里,为首是名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