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夜的师弟,鬼谷的传人,得意忘形到了如此地步,不多打几巴掌好好教育一下怎么行?

    “不过今日我听督太守言道,朝堂之上,已经任命皇甫嵩为左中郎将,朱隽为右中郎将,卢植为北中郎将,征讨黄巾。这是半个月前的消息了,只怕此时,应当整军完毕,从洛阳出发了吧。这三人都是朝中名将,黄巾的好日子要到头了。”高夜笑道,“哦,还有,那皇甫寿坚以此要挟,使得皇帝终于解除党禁,督瓒那家伙因为这事非要跟我喝酒,我这是把他喝躺了才回来的。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快问,没有问题我就去睡觉了,娘的,以前真是没发现督瓒这么能喝。”高夜揉了揉自己的脑袋,自言自语道。

    “大哥你觉得黄巾还有多久才能彻底平定?”赵云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问道。

    “平定?那我可不知道,少则半载,多则一年吧。”

    高夜作为一个后世人,自然知道这一场看似势如破竹的起义,终究是昙花一现,不过一年就随着张角身死而被平定。就算现在能攻破州府,那也不过是上天给予的新手保护罢了。赵云听了,只是“嗯”了一声,便不在多问,高夜见其他人再没有什么问题,便也转回房间去休息,任谁喝了两斤白酒,都挡不住浓浓的睡意。

    其实在整个五原郡,从没有一个人在为这场叛乱而担心,这里在督瓒几年的铁腕统治之下,一个太平道的信众都没有,百姓无人蛊惑,生活也还算过得去,又有谁会想着造反呢?反正并州没有战乱,其他地方是战是乱又与我何干?

    官员不乱,百姓不乱,高夜这个校尉自然也没有什么事情,军营里有高顺在,他练兵可比自己练得好多了,自己又何必去凑热闹,给他添麻烦。所以每日在军营里闲逛就成了高夜最长做的一件事。

    只可惜好景不长,又过了一个月,丁原一纸急令便把高夜从五原叫到了晋阳。高夜才进城,便被丁原叫到了刺史府内,直让高夜心里犯嘀咕,自己在五原风平浪静,没听说并州境内有什么大问题,这一回究竟是出了什么事情,叫我叫的如此着急?

    高夜才进刺史府,就被丁原一把抓住,一边往屋子里拉,一边大笑道:“明曦啊,终于来了,可是想煞老夫了!”

    高夜不由得更是狐疑,丁原和自己的老师是好友,见自己面的次数更是数不胜数,从未有向今天这般热情过。事出反常即有妖啊,由不得自己不小心。

    高夜一边和丁原说着没有营养的场面话,一面闻着丁原的身体,再就是问问如今并州形势如何,直到进了大堂,才真正结束这一大段寒暄用语。

    这也是高夜在后世最为痛恨的一点,做为上下级,有事就说事,职责之内自然义不容辞,职责之外那就酌情考虑。是个人跟你说事,先得寒暄几句,接着问候几句,跟着铺垫几句,然后才拐弯抹角的提出请求,据说这是中国流传了几千年的含蓄,反正高夜是不喜欢的。

    “叔父,有事您还是直说吧,小侄我接到命令就匆匆赶来,饭还没吃一口呐。”高夜苦笑道,“咱们叔侄俩还用得着这一套场面话么。”

    “哈哈哈哈。”丁原大笑道,一副对高夜这话颇为受用的样子,不但笑逐颜开,还拍了拍高夜的肩膀,道:“那好,叔父也就跟你之说了吧,幽州刺史郭勋派人前来求援,他那里很是危急,故而叔父我想要明曦你率军前往幽州,助他一臂之力。”

    “啊?”高夜听罢当真是一头雾水,幽州战事吃紧到了这个程度么?按理说不应该啊,公孙瓒素来勇猛,连乌桓人都怕的勇将,难道打不过这些前几个月还是手拿锄头的农民么?

    “幽州不是有公孙伯珪么?战事怎会吃紧到如此程度?”高夜不由得问道。

    “明曦你有所不知啊,乌桓眼见我中原乱起,便也起了劫掠的心思,公孙伯珪只得率领人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