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啪!     啪!     啪!     司徒刑悬笔持腕,精与气和,气与神和,神与心和,无悲无喜,笔锋好似刻刀又好似烙铁一般,在纸面上留下一个个好似太极阴阳,又好似龙蛇盘绕的文字。     司徒刑抄写的是破窑赋中的一个片段。     吕蒙正是北宋人,是当朝的状元,官至宰相。     这篇文章是他用来劝谏太子的文章,公分为寒窑赋,破窑赋,时运赋等诸多版本,又因为通篇描写命运,故而又被称作命运赋。     非常的契合乾帝盘的命题“命运”。     故而司徒刑没有任何犹豫的重抄文抄公旧业。     但是,寒窑赋虽好,但毕竟是吕蒙正老年的作品,当时吕蒙正三次入朝为相,更是太子的老师,位高权重,威严日盛。     当时的太子年轻气盛,目中无人,听不得别人劝谏。     身为太子少保的吕蒙正就写了寒窑赋这么一个短篇,用来告诫太子,文章虽然短,但却蕴含着无穷的人生智慧。     天地循环变化、富贵不可尽用,贫贱不可自欺的的人困人为的人生智慧。开篇就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以及最后“人生在世,富贵不可尽用,贫贱不可自欺”,并且要“听由天地循环,周而复始焉”。     吕蒙正在作品中透出这样一种思想:在特定的并且是之前意想不到的天地循环周而复始的变化中,人要富贵不可尽用、贫贱不可自欺的人困人为努力的思想。天尚有不测之风云,人尚有旦夕之祸福,吕蒙正提示人们要重视自然界的星移物换,随着时间变迁,人与事都会带来巨大落差并对人产生很大的影响。天地循环周而复始,所以人必须坦然面对坦途与坎坷。     吕蒙正用相当大的篇幅列举了自古以来历史上诸多名人各种命运起伏的得时与失时、成功与磨难的巨大落差,他特意要列举这么多数量,是因为要说明很多人想胜天,实际是多数人胜不了天。     很多人活在这世上,不会接受现实和应对变化。“马有千里之蹄,无人不能自往;人有凌云之志,非运不能腾达。”有的人虽然“满腹经纶”,但“白发不第”就是到老也当不上官,有的人虽然“才疏学浅”但却“少年登科”,就是年纪轻轻就当官了,这就叫“运”,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命好”。     破窑赋正是提示人们天道无常和人情冷暖是人世间的常态,提示人们要接受现实和应对天地时空的变化。     据说太子读过此文后,一反常态,变得虚心好学起来。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很多人将这篇文章称为“劝世良文”。     但是司徒刑不过青年,而且还是一个童生,自然不能原版照抄,必须进行适当的修改,否则很难自圆其说。     毕竟他现在还不是状元,更不是朝中重臣,也没有寄宿荒山野庙发奋读书的经历。     而且他认为吕蒙正受传统思想影响太深,故而思想保守,寒窑赋有的地方在司徒刑看来太过消极。     司徒刑眼神幽幽,经过六次雷劫的儒家半圣念头高速的运转,以寒窑赋为骨架,进行新的补充。     最终形成一段段全新的文字。     其中精华的基础上,和他身份不符合的,或者是有歧义,和大乾时空不符合,略显消极的语句全部删减。     又经过细致的润色,确保通篇连贯,辞藻华丽。确定没有问题之后,司徒刑才誊写到卷纸之上。     一篇全新的,比吕蒙正版本更加简略,但是却更加紧凑大乾版本寒窑赋新鲜出炉。     “天地有常用,日月有常明,四时有常序,鬼神有常灵。天有宝,日月星辰。地有宝,五谷金银。家有宝,孝子贤孙。国有宝,正直忠良。合天道,则天府鉴临。合地道,则地府消愆。合人道,则民用和睦。三道既合,祸去福来。天地和,则万物生。地道和,则万物兴。父子和,而家有济。夫妇和,而义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