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切,看着这些都比赚钱的渠道。也许这就是网文未来的变迁吧。反过来讲,手机却成了离网文最近的地方。
过去十年电信运营商的分合,将有线互联网和无线互联网再度统一,而运营商在渠道上的强势地位,保证了网文能有基本的利润分成。因为运营商掌握着渠道,可以解决互联网模式最大的毒瘤——盗版。我知道网文一定会因此而改变,我盯着这一切,生怕自己一眨眼,我所熟悉的网文,就变得面目全非了。
这两天想的实在是太多,关心则乱。又面对下半年要做的产品运营工作,感觉压力重大。在解决内容问题之后的短暂欣喜,复又归于沉重之中。希望鲁院回来,能有新的收获吧。打架,要打就打吧,总是在这种吵吵闹闹中,让很多东西大白于天下,反而能剥离资本强加给网站的东西,痛快痛快,痛过了不亦快哉!
网文确实是要主流化的,不主流化就没办法争得更大的生存空间,作者也得不到更高的社会地位和认可。年轻的时候,光有钱就行了,年长一些,就不是只有钱就能解决的了。但是推行主流化,不是灭了玄幻,弱了言情,而是要另开一条路,让市场来说话,喜欢纯文学的去哪里,喜欢诗歌的去哪里,喜欢散文的去哪里。
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了,还是不能理解市场的力量。每个人都是有自己的盲点的,这就要有自知之明。网文并不是一脉相承的,当年的榕树下已经死了。别把亚洲人,欧洲人都说成是非洲走出来的古猿,本来就不同根不同种。喜欢榕树下的人还在呢,只是比例低了点,要耐得住寂寞,守着你的位置,不要瞧着别人眼热了。
刚有同志问无线的问题,我解释一下吧。现在我写不了无线的指南,因为中文在线的特殊地位,我怕说漏了。现在移动建立了的网站,公开数据是每月收入过5000万,以后会更多的。分成模式是:移动:运营伙伴:内容提供商一4:2:4,内容提供商获得的收益,一般与版权提供人是55分成。
我一直深爱的是网络文学,因为结合了我喜欢的互联网和我关注两个基本点:作者和作品。现在对作品的关注是很多的,到处都是推广,虽然缺乏深度开发,精细运营,但总还是有些样子的。但是对作者群体的关注,是非常少的。我们不仅要提高作者的收入水平,同样也要提高作者的社会地位。
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社会地位能反映出人的生存状态。我们很久之前就想给作者做四险一金,但是大半年以来,经历了重重折磨,是举步维艰,合同,实际操作等等都是阻碍。依靠中文在线或者是一家网站来做,杯水车薪,一个,两个,或者是十个?我们需要团结,需要联合,需要更多的主流社会的关注。
公司是需要解决规模化盈利的问题,作者同样也要解决自己的生存状态问题。解决不了作者的问题,就不会有批量的职业作者诞生。网络文学走到如今,十来年了?现在作者有多少?职业作者有多少?没有职业作者长期c稳定c高质量的供稿,网络文学谈何发展?从08年以后,网络文学出过几本好书?我们反省过没有。
一冷一热,是天之道。不能指望着网络文学一直走在风口浪尖上,总有回归平淡的那天,那时候,你靠什么来撑起这杆大旗?当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消失在网络中,当一个个的老作者新书扑街频换笔名的时候,整个网络文学还有积蓄?请爱护作者吧,他们是比网站更弱势的群体。当和他们对簿公堂的时候,请反省。
网站在经营上遇到困难,是很正常的。因为渠道还没有打通,市场还没有成熟。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和网站之间应该有一个良好的沟通,相互体谅,相互支持,作者可以得到有保证的收入,网站也可以维持基本的运营。合则两利。任何一方被亏欠了,这种事都做不长久。作者忍一时,也会爆发,网站忍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