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文的主要制造者是成千上万的写手,所以网文要发展,先要解决写手的问题。
第一要解决的,就是名与利,这是写手生存的基本需要。
先说名吧,名,就是写手的生活要主流化。
人,毕竟是生活在社会中的,要受到群体和身份的双重制约。
宅男可以当一时,却不能当一辈子。不管是多么短视的人,都必须要考虑这个问题:我能当多久的宅男?
真的有人能把妻子,儿女,父母等等这一切社会关系都抛诸脑后,不管不问么?
相信仔细想过的人,都会说:不能。
既然不能,我们就要找出路,让怀揣着网文梦想的写手们能够顺利前行。
把目光投散出去,我们看到与写手比较类似的,是纸媒行业的同行们,也即各种各样的作家。
作家,现在是被人承认的,这是一种职业。在很多年前,如果你是一个作家,那么街坊邻居都会很羡慕:哦,你看谁谁家出了个文化人。
现在,这种身份认可就不需要了么?
一样是需要的,而且对于网络写手来说,这种愿望还更加的强烈。
虽然这是一个商业社会,但并不是有了点钱就有了一切,你生活在社会中,需要获得社会认可,并且要活的体面一些。
网络写手们,曾经是一个被忽视,被轻贱的群体。他们与主流社会间的隔阂,仿佛有一千万光年那么远。虽然近年来有破冰,但是某些男女仍然是频抛网络垃圾论,而网络写手们面对主流群体,经常的动作是撇嘴角,翻白眼。
要平视网络文学,还要走很远的路。傲慢与偏见,无论对网络,还是对文学,都是一种伤害。
网络写手们的创造,不可能被抹掉,同时,网络写手的生存,也不可能被忽视。
我们不能只看到成绩,也不能只看到问题,成绩往往是伴随着问题而来的。尤其是当中国的互联网只有16岁,网络文学只有12岁,比较成熟的模式只有7岁的时候。
要解决写手的名的问题,不能单纯依靠网络文学的自我壮大,还需要借助一切能帮助我们的力量。
我们不能把自己的盟友,把别人的善意的帮助拒之门外,孩子般的质气,是要不得的。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自身硬。你自己不能以为是低人一等。
不能觉得自己写的小说,不登大雅之堂,为人看轻。甚至有一些网络写手,在出了纸书以后,迫不及待地要撇清自己身上的网络气息,宣称自己已经成功转型。
且不说这种痕迹,你抹不抹的掉,就算你成功抹掉了,那也只能说明你的无助与虚弱。
为什么不能堂堂正正地告诉对方:我就是一个网络写手,一个用文字创造财富与梦想的追梦人?
当你自己能建立起这种信心和自豪感的时候,别人看你的样子,就已经不同了。
现在还用笔写字的人,有多少呢?用电脑甚至是手机写字的人,又有多少呢?
莫欺少年贫。
未来,我们可以去猜测,却无法去把握。我们能做的,就是一步步地看着未来变成了现实。
6个月前,我们的作者参加了鲁迅文学院的培训,获得了号称中国文学最高殿堂的鲁迅文学院的老师和学者的称赞;
2个月前,在网络文学研讨会上,当与会者谈及“垃圾论”的时候,众口一词地谴责,里面除了网络文学的作者和编辑,也包括很多官方领导与文艺界名流;
半个月前,当烟雨江南和酒徒成为中国作协会员的时候,我们还要说什么风凉话么?
痛的,不是你么?
今天,身处鲁迅文学院的宿舍,作为一名正在参加网络编辑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