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加。
狂人也有幸随父亲参加过无数次。
大概是狂人愚蠢的关系吧,记得狂人从没有把那些放在桌上的诱人奖品取走过一样。倒是当时有位上初中的姐姐至今还给狂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狂人那时候是在上小学,对于灯谜实在是无能为力。但是那位不知道名字的姐姐却实在是好厉害,好多大人们都无法猜出的谜语她都能猜到。
望着那位姐姐手中手绢c转笔刀c饼干糖果那些奖品,当时的狂人只有羡慕的份,记得当时幼小的心灵曾经有个愿望:总有一天我要像这姐姐一样。
后来狂人慢慢长大,进了厂工作,偶然有次中秋厂工会举行了灯谜会,狂人终于拿到了早遗忘了的奖品。当年的那一幕流过心头,说真的,当时实在有种想哭的冲动。
3c关于对子。
第一次认识“对子”这个东西是小时侯看过的一部电视连续剧,叫《翰林传奇》。电视剧的情节很简单,是说一个少年天才最终成长为一个翰林的故事。
如果现在叫狂人去看的话,恐怕狂人提不起什么兴趣,当时在当时,狂人是真的入了迷。别的不说,单是那些狂人从不曾接触过的对子就让狂人欣喜不已。
直到现在,狂人还清楚的记得里面的一些“名对”。如:登楼望南北,行路吃东西等。至于其它的经典桥段后来更是频频在港台电视电影中出现,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一品夫人不是人,九天仙女下凡尘”这段了。
从那时起,狂人便对对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可惜的是,当时并没有网络这种东西,狂人要想找到哪怕是一点点的对子都是十分的困难。先不说狂人当时上的中学里的那“图书馆”整天处于关闭状态,即便是偶尔开门,当狂人通过种种规定进到那“图书馆”后,也只能看到一些“少儿读物”,想要找到对子,实在是不可能。
几经辛苦下,狂人终于找到一些诸如:“五月黄梅天,三星白兰地”之类的对子,还着实高兴了好几天。
现在有了网络,狂人终于可以自由自在的寻找这些自己喜欢的东西了,可是要让狂人来对对子,那实在是难上加难啊。不过狂人虽然不行,但唐伯虎行的。
4c关于兰花。
前面狂人已经说过,狂人的童年是在一个小山沟里度过的。记得当年小学时每周六下午是大扫除,扫除结束以后总会约上三两玩伴,去领略大山的风情。
自然,也总会挖上几苗兰花带回家中精心浇灌了。
当时的兰花纯粹是一种观赏物品,而狂人也不清楚兰花的各种分类。可是当狂人在长大后了解了兰花的种种分类以后,却愕然发现,兰花已经成了一种经济作物了。这,也许是一种悲哀吧。
5c关于国画。
第一次见到国画是在我小舅舅的房间里。那是一幅宫装美人图,是我小舅舅自己画的。
如果用现在的眼光来看,那幅画实在是很差劲,但是在当时的狂人眼里,那实在是精品。从来没有见过用毛笔画画的狂人当时几乎惊呆了。
记忆中,所有的画都是用水彩笔什么的画出来的,用毛笔还能画画?这是狂人当时的疑问。
疑问过后,狂人也开始尝试着用毛笔来作画,模仿的自然是小舅舅房间中的那幅宫装美人图了。
不过在狂人尝试了无数次以后,终于痛苦的发现,用毛笔画画实在好困难,只是勾勒一个脸型就让狂人大叫投降,从此认为狂人没有绘画天赋。
直到上了初中,狂人第一次接触到漫画以后,才从又找回一点点的自信。
不过这自信很快就崩塌了
当后来有了条件逐渐了解到国画以后,狂人看着那些自己用钢笔临摹的漫画,实在是汗颜。
“这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