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后防线之前筑起了一道强硬的屏障。这次调整很及时,风格偏软的魏鸿林面对对手时往往不能和对手直接对抗,而是用技术或者意识来化解,高劲松却不畏惧这种面对面的交手,他甚至会用凶悍的铲断或者直接的身体对抗来警告对手,从中路突破需要付出一些代价。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高劲松的动作肮脏,他只是比魏鸿林更凶狠,也更简单。
双后腰战术很快就显露出效果,沁园几乎快放弃中路进攻了,并且他们的十七号更多的时候是在两条边路活动,这无疑也极大地限制了他在球队里的作用——他是沁园的灵魂,是进攻的组织核心,当他需要避开魏鸿林和高劲松的锋芒重新寻找进攻线路时,实际上就意味着新时代已经捆住了对手的手脚。随着时间的推移,双后腰的防守效果愈加地明显,原本依赖地面配合推进的沁园已经禁不住越来越少的时间的折磨,开始尝试起长传冲吊,而他们的主教练尤慎,几乎就一直站在场地边大声地指挥着他的队员。
连不怎么懂球的孙峻山都看出些门道,但是他又有些疑问,所以他问旁边的戴振国:“怎么我觉得高劲松比魏鸿林表现得还要出色?”这其实也是一种责问,既然球员有主力非主力之分,为什么表现更好的球员却得坐在替补席上。
戴振国犹豫了一下,不知道该怎么和总经理譬说这中间的种种因由。他想了想,然后尽量简单地说道:“作为后腰,他们俩的水平也差不太多。——但是魏鸿林是我们租借的球员,只踢这一个赛季,他明年就会去踢甲a,还很有可能重新夺回自己的主力位置,他自然会有所保留,有些可能带来危险的动作,他肯定不会做。高劲松是我们自己的队员”看见孙峻山已经在若有所思地点头,他就没再说下去。
郑昌盛也听到了两人的对话,不禁也有些感慨。是啊,高劲松是在为自己踢球,魏鸿林是在为别人踢,出发点不同,表现自然有差别。但是为什么不用高劲松?因为因为他到现在才开始信任他。而之前一直很信任高劲松的戴振国,在总决赛之前又开始怀疑高劲松,这同样也是因为出发点不同。出发点不同,结果自然就不一样。
几个人各自有各自的心思和感想,场上的形势倒也没什么出奇的变化,进攻乏术的长沙沁园祭起长传高吊的大旗,到头来不仅没结果,连花也没开上两朵——新时代两名中卫都是既有身高又有经验的老队员,沁园匆忙中换上场的高中锋根本就讨不到好,他们的十七号倒是既有身高又有技术,却被人缠得几乎连球也沾不上边,至于其余的沁园队员,他们的体能已经开始出现了问题,不单奔跑不再那么积极灵活,连技术动作都有些走样。
形势正一点一点地完全落入新时代的掌握中。
从另外一个赛场传来的最新消息更是教人振奋:成都伊普森一比零领先青岛双喜!
看来,只要在剩下的不多时间不出意外,这轮比赛结束,球队将站到总决赛阶段积分第一名的位置上。四个积分在手,那么只要最后一场比赛不输给成都伊普森,新时代都会跻身明年的甲b行列。至于最后一场会不会输,连孙峻山都能很有底气地说,不可能!他的球队只要执行双后腰战术,那就是乙级联赛里最坚固的盾!从来没想到第一年组队参加职业联赛就能有如此收获的孙总经理都快要在心里酝酿庆祝酒会上的发言稿了,而且他也在认真地思考明年球队的构成,他该挽留哪些人,该挽留哪些队员。
比赛进行到第八十分钟,在本方的禁区前沿,魏鸿林准确地判断出沁园十七号的传球路线,并且成功地阻截下这次传球;他立刻把皮球长传到中场;
谢廖沙和两个对手在中圈弧里争到头球,并且把皮球顶向沁园防线的背后;
比沁园中卫启动晚的张迟却先一步获得皮球的控制权,并且依靠速度的优势飞快地带球狂奔向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