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7)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光,远处的光亮弥散在它的背后,让它看上去就象一个朦胧深邃的巨人,在这片灯红酒绿中傲然地矗立着,似乎在俯视着什么,又象是在思考着什么

    一直走到西直线和第一环城路交汇处的立交桥下,高劲松才骑上自行车,很快就从我们的视线里消失了。

    高劲松和何英见面的地点约在了市工人体育场,就是人们常说的北较场,只是现在这里除了那个年久失修的能容纳六七千人的带四百米跑道的足球场之外,就剩下一个旱冰场了,也走向市场经济的体育场为了生存,把它东面的一大片土地拿出来和一家房地产公司搞了工程项目,顺便解决自己职工的住房问题;以前的排球训练馆现在是一家附带桑拿浴的健身中心;而临街的那堵爬满青藤的围墙也被拆除了,统统改建成商铺门面,不仅出租给自己的职工,同时也面向社会出租。在这一排店铺的尽头是一栋四层楼的灰色小楼,底楼是一个小型超市,上面是住家户。高劲松在超市前停留了好一会儿。这里原本是省足球的宿舍楼,从十二岁来到省少年队,再到十九岁时离开,他有整整七年的时光都是在这里度过的,现在他都能回忆起许多训练和生活中的细节,它们清晰得就象昨天刚刚发生一样

    他在街道边撑着自行车唏嘘感慨了好一会儿,才慢慢地离开。自行车的脚踏板忽然变得沉重起来。

    昏暗的街边有一架烧炭火的简易烤炉,一个肩膀上挂着肮脏的湿毛巾的男人正在手脚不停地忙碌着,呛人的煤烟味和着孜然的香气还有动物脂肪被炉火烧炙而散发出来的诱人滋味一同飘荡在空气里。一个女人,大概是这个无照经营的烧烤点的女主人吧,似乎比那男人还要忙碌,她既要把烤好的蔬菜熟肉收拢到盘子里,还要应付两三桌客人的招呼为上酒拿菜,稍有时间就走到墙角下去把各种洗涮好的菜肴穿到竹签上

    “段哥。”高劲松下了自行车,小声地招呼道。

    那男人似乎没听见。他熟练地把架在殷红炭火上的各式菜肴依次翻了个个儿,然后又给它们刷上作料,再望炉火上洒了些油——炉子里登时腾起了一股火苗,把他汗油油的脸映照得通红。他把两串已经烤得差不多的肉串搁到一旁小方凳的盘子里,又从另外一个空盘子里拿起了几串即将要上架的排骨。他这时才偷空用毛巾抹了一把脸。

    “段哥!”高劲松又招呼了一声。

    这一回段连锐听见了。他抬起头借着昏暗的街灯,仔细地辨认着面前这个有些陌生的年轻人。他不认识他,于是他就象招呼平常客人一样热情地说道:“来了啊。您先坐着,想吃什么喝什么您只管说。今天有羊肉,还有冰镇啤酒”他的话没说完,因为他已经认出高劲松身上那套衣服,对他来说,高劲松胸口上那两个字迹模糊的痕迹实在太熟悉了。

    高劲松尴尬地笑了笑。在这种情况下和一个年长的队友邂逅并不是一桩教人高兴的事情。

    “高劲松是吧?”还不到二十五岁但是嘴角已经了很深纹路的段连锐不很肯定地问道。在得到确认之后,他热情地伸出手来,说,“何英刚才就在这里等你,可老半天你也没到,他就去前面给你打传呼了。你先做着,吃什么喝什么你就告诉我老婆。”他又朝自己婆姨喊了一声,让她手脚利落点,赶紧给高劲松看座,并且让她到旁边的店铺里去,把一早就让他们帮忙冻上的啤酒先拿几瓶过来。

    “劲松,你先过去坐着,何英马上就回来。我这会子忙,罢了我来陪你们喝两杯。”

    高劲松勉强笑着点点头。他再也没想到何英约自己见面的地点竟然就是段连锐的烧烤摊,更没想到的是,因为一场伤病而不得不退役的段连锐如今竟然是这样一副光景。他退役时不是被安排到一家钢铁厂上班吗?怎么就沦落到到街边上摆摊的地步了?带着满肚子疑问,高劲松被段连锐的婆姨领到墙边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