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笔下文学    】

    “阿素说不懂,其实,我亦不懂。”他拢起了长眉,视线停落在那供瓶上,语声泠泠,“事发突然,莫说是阿素,便是我亦觉得”

    他说到此处停了停,似是在思忖该以怎样的言语接续下去,过得一刻方才道:“我亦觉得,此事已然非是你,或者是我,能够触及。”

    他此刻的神情和语声皆极凝重,当他再度转向秦素时,那双灰寂的眼眸已变得格外严肃:“六月二十一日,太子殿下于大都城外遇刺,李树堂当场毙命。”

    太子遇刺?!

    秦素的瞳孔猛地一缩,藏在袖中的手一下子握成了拳头。

    那一刻,她几乎能感觉到自己后背的冷汗,正一滴滴地往下滑落。

    前世时,根本没发生过这样的事!

    或者她应该说,这又是一件前世未曾发生之事。

    怔怔地看着李玄度,秦素脑中一片空白,几乎失去了思考的能力。

    太子遇刺,李树堂身死,接连两件前世没有的事,却在此际接连发生了。

    莫非这又是像霍至坚那样,是她无意间的言行,导致事情走向了她未知之处?

    秦素深吸了一口气,探手端起了面前的茶盏,啜了一口茶。

    稳定而纤细的手,形状优美地托在茶盏的侧畔,略有些黑的肌肤衬着青瓷白花,竟也颇为养眼,细看时,犹觉那肌肤细腻晶莹,宛若玉质。

    李玄度眼尾的余光扫过秦素,眸中划过了一丝情绪。

    秦素淡淡地看了他一眼,弯眸一笑。

    微甘而凉的茶水顺着咽喉流下,她的情绪亦平复了许多。

    她搁下茶盏,抬眸看向李玄度,并不说话,只静待着他往下说。

    李玄度灰寂的眼眸中,微有了一些漾动,旋即,他便勾起了唇角,唇边的笑意渐渐鲜明起来,一如他春风拂弦般的声线:“阿素倒是镇定,比我好。初听此信时,我实是震惊。”

    秦素目注于他,浅笑盈盈:“郎君谬赞了。实则我也是震惊的,只是,看李郎神情自若,又因不曾在上京听到什么消息,故我便猜想,太子殿下遇刺之事,只怕是一场虚惊?”

    虽是问句,语气却显得很肯定。

    “虚惊么”李玄度沉吟了一会,又是一笑:“说是虚惊,却也不尽然。毕竟那些黑衣人十分悍勇,险些便杀到了太子身前。好在太子殿下身边的金御卫身手不凡,又极尽忠诚,最后终是护得太子无恙,未让那五个刺客得手。”

    秦素的眸中掠过了一丝讶然。

    她捕捉到了这段言语中极不平常的一句话。

    五个刺客。

    刺客居然只有五人?

    “只有五个人?”此番她并未掩饰情绪,清冽的眸子张得大大地,满是震惊,“就凭五人,竟能杀到金御卫的跟前?”

    “是,委实让人不敢相信。”李玄度说道,眸中流露出了一丝并不明显的忌色,“只五人,便敢于闹市当街行刺,且还是行刺太子殿下,这五人的实力,十分惊人。”

    秦素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

    这五人确实相当厉害,只怕当年隐堂的秘杀也没这个本事。

    沉吟了片刻,秦素抬眸看了李玄度一眼,轻声问道:“不知李郎为何知晓得这般清楚?上京城里还没半点风吹草动呢,李郎的消息,又是从何而来?莫非是大都?”

    以李玄度的能为,留些人手在大都传递消息是再自然不过的了,这个推测十分合乎常理。

    李玄度并未急着答言,而是姿态优雅地执起了一旁的茶壶,一面向盏中缓缓斟着茶,一面便淡笑着道:“这也是托阿素的福。若非阿素请托,我的人也不会远远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