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顷刻间两人战作一团,斗台上剑影如幕,剑刃交击声不绝于耳。
昔日霍行仲能连挑中原成名剑客,天山派剑法自有其独到之处,然后相比此刻全志武所使剑法,却差了许多。道士大开大合,剑鸣巍巍,剑气煌煌,一出手,便以大势压人,又后劲连绵不绝,逼得霍天都只能被动招架,纵然剑法精妙,对上这种不讲道理的打法,也完全发挥不出来。
三十余招过后,咣当一声,被击落铁剑落败!
台下看热闹的众人连声喝彩,霍天都拾起铁剑,落寞离台,而那枚论剑令,则是留于台上,然后被一名全真弟子取回!
论剑会的规矩,败者留下令牌。
论剑大会形式如擂台攻守,连胜十场后,才能下台休息。霍天都败后,又接连三名高手上去挑战全志武,在十余招后便败于其剑下,俱是被击落兵器却无损伤而败,令人骇然,需知刀剑无眼,他能做到败敌而不伤人,自是实力远在对手之上才能如此。明白这点后,台下群豪倒一时踌躇起来,不少人将目光看向武当c峨嵋与五岳剑派的方向。当世武林,若论剑法,当属这七派最负盛名,而七派尚无人下场。
全志武面无表情,毫无取胜之喜,只是平静看向北侧道:“五岳剑派素以剑法精妙著称于世,不知有哪位前辈愿意屈尊指点?”
五岳剑派之中,以泰山天门道人与恒山定逸师太脾性最烈,见这全真道士只差指名道姓,自然不会无动于衷,最先起身,齐应声道:“我来试试你的手段!”
几致并口一词,才惊觉彼此,天门道人道:“既然师太有意,便请师太先上台!”
“如此多谢天门道兄相让!”
近些年全真教传道大明,在渤西之地与恒山派常因佛道之别而起争端,定逸师太当下也当仁不让,道谢一句,便执剑上台!
定逸师太上台后,不着急动手,而是看着全志武说道:“我年岁远长于你,上台本就是以大欺小了,你又经历数场,恐怕真气损耗不轻,如此情况下,纵然胜过你也是胜之不武,你还是先行调息吧!”
“多些师太宽宏,只是此举不免要劳烦师太与台下众位久等,便实在说不过去,也与论剑台规矩不符!”全志武婉言拒绝道。
定逸师太自不会再热脸去贴人冷屁股,恼怒道:“那便由你!”
拔剑启战。
台下,武当冲虚道人看向旁边的全真教之主马钰,说道:“全真武功素以心法玄妙内力稳健著称,没想到剑法也如此卓绝!”
马钰道:“道友过奖了,此剑草创,还比不得贵派享誉百年的太极剑法!”
冲虚道人眯着眼,饶有深意道:“是道友太谦虚了,草创便有如此威力,若是完全创成,恐怕不在百年前的剑道三峰之下,自然是远胜敝派的微末剑法!”
马钰身后,丘处机道:“东华剑法虽是重阳祖师呕心所创,但重阳祖师毕竟不是剑道宗师,自然不敢与昔年冠世三剑争锋!”
冲虚道人道:“原来这门剑法,叫东华剑法,相传贵派重阳祖师一身修为最初源于吕祖一脉,而吕祖传说是东华帝君临世之身,那想必这剑法之名,亦是感念先人之恩了!”
几名道人谈笑自如,一旁岳不群望着台上的战势,目光如晦,深邃难测。
论剑台上,定逸师太与全志武你来我往,使出浑身解数,终究是奈何不得全志武,互斗了五十余招后,亦如先前数人被击落了长剑。
这下观战群豪更为骇然!
需知那天山剑法虽然高明,霍天都亦是不凡,但终究不是霍行仲,再受调教,也难免差几分,其后的几名上台者亦是如此,可这定逸师太却是真正的老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