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兄乃是臣官,管官礼,此事当真!”
此言一出,便有人不屑:“我观那东征将军文文雅雅,若不是那身行头,几乎像个文官,年岁也大不了殷破败将军之子多少,封师长?那将军可受得起?”
有人接道:“吾等也是这般想的,真是想了一处了!师长之职怎可儿戏?”
这边有人驳道:“我观那东征将军就十分不错,尔等竟以外表识人,贤人向来藏勇于内,贼人多数以善示人,既是封将,必然是有本事,你等观那殷家父子,皆对此人以礼相待,无半点郁色不甘,可想而知,此人必然远胜诸将,否则大王怎的授师长之职?”
众人听他言之有理,又有妇人附和:“妾身也是如此作想,那年轻将军当真英武,不像无才之人!”
有人笑道:“观貌妇人!你不过是瞧那将军生得好看罢了!仿佛记得大王东征之前,朝歌里美人们人人将大王作了梦中情郎,此次凯旋而归,大王英勇依旧,可你等梦中情郎莫不是要换人了!?”
那妇人气得脸色通红,旁人大笑了一阵,又开始论起殷家父子了。
大军归朝,百官远迎大王,纣王面带喜色,过九间殿上座,百官齐呼:“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呼声震耳欲聋,帝辛背靠王椅,俯瞰百官,皆是匍匐在地,无一不顺,心中舒畅至极,和气开口:“众卿免跪!”
百官闻言分列而站,又听大王开口:“宣东征将军殷守觐见!”
君王一声令下,门侍口耳宣喊,只是片刻,便见又一人踱步走来。
百官皆是分神斜目去看,百官对殷守皆有耳闻,早在大王未归c还在游魂关时,便听了他名头,那师长之名口出大王,大王有意传了过来,早早令人作了准备,又命人置办王爵宅邸,刻字‘贤王’,怎的无人好奇?
当下便有人里里外外将他查了一遍,嗯,此人的确骁勇善战c才谋了得,破祁阳关神兵门斧是先,擒住主将镇降三十万大军是后,虽后来被掳有失颜面,但大王灭姜氏满门之事朝中有人争议,便一笔带过。可除他此次战绩之外,竟是任何都未将他查住!此人,仿佛是专为平叛姜贼而来,如同凭空蹦出来一般!
但观大王态度,仿佛早就相识,如同至亲兄弟一般,且此人姓‘殷’,真令人不得不往深处去想。
但看那殷守,战甲未来得及卸下,只将头盔拿下夹在臂膀之间,那战甲银光闪闪,称得他勇武无比,他踱步过来,如脚底生风,身姿英武,背脊挺直,长发束起,带一玉冠,精神抖擞,面目清楚,眉眼分明,真是一名如剑似玉好男儿!
看他单膝下跪,底下头颅,铠甲磨砺间有金鸣微响,但听他朗声开口,俯首称臣:“末将殷守,愿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君王大笑一声,只说:“将军请起!此次绞杀反贼,将军乃是头功,孤也敬仰不已啊!孤欲封将军为师长,享贤王之爵!可受?”
殷守叩首:“谢大王!”
百官见二人一说一合,明显是早已通气,且此事大王早早便与百官知晓,又态度果决,仿佛丝毫不容人质疑,又观大王此前种种作为,皆有贤德明君之贤c深谋远虑大才,此次封师授爵想必也是深谋远虑,群臣也不作多想,因而此次殷守封官,朝堂之上,竟无一人唱出反调,纣王心情舒畅至极!
纣王回龙德殿,见宫闱广大,格局繁杂,左右宫娥皆见他行礼跪拜,态度恭敬至极,他低首又握了握拳,恍然间竟错觉不真实。
而后太监内侍捧奏章过来,纣王坐于案前,看了片刻,总觉得心不在焉。
他又想起今日九间殿上,殷守朝他俯首跪拜,无不顺从,便想:阿守此前皆如孤一般正坐王座,俯瞰群臣,今日忽而俯首跪于孤身前,该是如何感受?
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