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是测雨,这回不知道让多少人叹息了!”黄天华眼神透着异光,手中风流扇猛地一合,发出啪啦声响。
黄乙乙也呆住了,颇有些无奈,摇头失望道:“测雨实在不容易,这殿比还真是要人命,怎么就不能比一些简单的?”
“道蕴姐姐和我二哥难道没有把握吗?”吕蒹葭仰头好奇。
黄天华摇摇头,叹息一声:“谈何容易不过也好,要难大家一起难,也不独独为难某个人,这扶乩降雨一直是术数之中一门高深的学问,也不怪皇朝历次十有八九以测雨为题,实是考虑到我圣道中人会有不少人为官,测雨乃是基本的功课和本领,不精不行!”
“我父亲说这几年皇朝越来越趋向于引导我圣道中人精研这等对生民有利的实学!”黄乙乙道。
黄天华点点头:“这就对了,这几年早就听说圣上有意对南方动武,自然要更加专注生民之利!”
春秋阁里传来苍老洪亮的声音道:“今日数艺殿比乃是测雨,时间一个时辰,降雨时刻,降雨点数均要写在纸上,待降雨核准之后方公布名次!”
主持殿比的老宗师衣袖一挥,两名院职者立刻抬了一个洗刷干净的雨槽上来,置于春秋阁院落之外,对着天空,这雨槽是石凿的,内刻有精细的刻度,可用于测量下雨的点数。
一场雨下来,下了多少点数,总是要有一个标准,因为不同地点降雨的雨数是有差别的,所以当场立下这么一个雨槽,就是要以这个雨槽为准,历来凡是测雨,都是如此做法,可免去争议。
听到要测雨,儒生们并没有多大的反应,最多就是露出无可奈何或者果然如此的表情而已。
这次测雨,可以说是意料之中,不少儒生都已经有这个思想准备。
钟声正式敲响起来,一个时辰的时间,对于扶乩来说不算长,但是也不算短了。
儒生们等到钟声停下来,便开始镇定心神,浩然正气从身上涌出,缓缓升腾,穿透春秋阁一重重楼顶,二十七道浩然气柱从春秋阁楼顶上冲上天空,大多都是高一二百丈,甚至三百多丈,直入云霄,和天空浑然一体。
吕杨和黄道蕴也是如此,放出浩然正气,沟通天地元气,察看玄机。
吕杨的头顶,是一方云盖,直径有丈六,五皇浩然气升腾出春秋阁,然后汇聚起来形成气柱冲上三百六十丈高的天空,五皇浩气这才散开,向四面八方扩散,和云气完全融合在一起。
黄道蕴的浩然正气也不错,苍白之中偏黄,头上不结云盖,直接凝聚气柱冲空,事实上所有的儒生都是气柱冲空,而不是像吕杨一样先凝结云盖。
这云盖显然是吕杨自己独创!
“还真是不错,那云盖可有什么名堂?”二楼房间内正在观察的文帝饶有兴致问道。
旁边一位老宗师摇头道:“圣上也看出来了,那不过是文气凝聚的一种方式,不过以老臣看来,这云盖无外乎有三种妙用,其一乃是防守,其二乃是沟通天地诸元和玄机,其三便是天人合一,可借用部分天地之力!”
其他老宗师也是点点头,颇为赞同此理。
文帝点头笑道:“看来他在修行上是用了心的,光是那种推陈出新的精神就让人感佩,朕看这二十七位儒生当中,只有吕卿这么做了,其他儒生都是按照正常修行法按部就班的修行,丝毫不敢越雷池一步,这可不是好事呀!”
以大宗师捋胡须道:“修行上太过遵从传统确实也不好,不过这传统的修行法都是经过历代先人完善而成,非常成熟,效果也非常好,儒生们遵照传统修行法修炼实则是为了确保修行无危险,以老臣看来,综合考虑之下,仍然是建议儒生们这么做,毕竟谁也不知道乱搞一些花样会不会妨碍修行或者有害于修行!”
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