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在大堂上空悬浮,一时间蔚然浩荡。
只见吕杨的头上,又飞出几段文字,大堂四周回廊上静静观看的宗师c大儒们抬头观看,有的已经禁不住张嘴小声念出声音来。
“所谓治国必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挈矩之道也。”
一位宗师读罢,一时间竟然不能自己。这每一段都可以说是至理名言,为读书人之追求和理想,吕杨确实再次写出了言之有物的篇章来。
其实,吕杨书写的是《大学》,“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讲“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而是讲治国安邦的“大学”。
吕杨毕竟是圣道中人,平日里最主要的功课就是养气c修业。
随着圣道道业的精进,吕杨越发感觉到“正心”之妙。所以,闲暇的时候,他就有意无意的开始“诚意”c“正心”c“修身”。
这无疑正契合《大学》提出的思想,有时候,吕杨不禁感慨,一些做人的道理和观念无论是在哪个世界,哪个时代,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譬如说这《大学》里面提倡的大学之道。
《大学》分别解释明明德c亲民c止于至善c本末c格物c致知c诚意c正心c修身c齐家c治国c平天下之道理。
明明德是指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亲民是指让人们革旧图新。止于至善是指要达到最好的境界。本末是指做事要分清主次,抓住根本。格物c致知是指穷究事物的原理来获得知识。
诚意就是“勿自欺”,不要“掩其不善而着其善”。正心就是端正自己的心思。修身就是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齐家就是管理好自己的家庭c家族。治国c平天下是谈治理国家的事。
怎样治理国家呢首先要作表率;自己讨厌的,不加给别人;要得众c慎得c生财c举贤。
可以说,《大学》寄托了古人内圣外王的理想。
在大匡皇朝,圣道中人也是有这样的理想的,这大学写出来,立刻得到了儒师们的共鸣。春秋阁外,人山人海的读书人看着转抄出来的二十七大篇章议论纷纷。
“王冲号称是王家两百年以降的天才神童,他写的是《去恶经》,这《去恶经》确实很不错,不过眼界有些狭窄,不如吕杨的《大学》更符合千千万万读书人的理想!”
“王冲是天才不假,只是可惜了,好像还是比不上吕杨的《大学》,这是眼界问题,毕竟是太年轻了!”
“看看楚门天才的《八度灵音》,那可是稀罕得紧的东西?”
“楚门后继有人了,那楚妙灵是乐圣之血脉,号称是楚门近百年来最天才的少女!”
“专修乐艺,对乐艺有深厚造诣的都应该明白,八度灵音,乃是先天之音。除开五轮音和天地二音之外,便是先天之音,存在于天地开辟之际,是天地开辟之音,是万物诞生和萌发之音,是造化和创生之音!”
“”
吕杨转头看向一位天才少女的头上,只见她头顶悬着一章乐谱,上面是七线谱,七线之外,还有第八根线,偶尔会凝聚一枚枚金色的先天符印,玄之又玄,莫可名状。
再看一位白衣年轻秀生,书写的是《山河赦令》,这是一部阐述如何运转浩然正气c赦令山河的法门,类似于赶山咒c断河法,有别于目前同一领域的圣道法术,非常新颖独特,别开生面,另出机杼,也算是开辟了一类崭新的法术。
看到那一章乐谱和山河赦令,吕杨便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自己的《大学》或许是指导圣道中人树立三纲八目的典籍,但是在大匡皇朝,这样的典籍绝对不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