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俱来的良善。养心需要有为己之心,方可养心”廖心将心学部分理论缓缓道出,明言只有真的是为了自己本心的言行举止,就可以做到养心存德,其实这是知行合一的一种说法,只是廖心并未明确说出罢了。
刘逸笑道,“明理之言,别出心裁,却又如好酒,令人如痴如醉呀。以少君之材,或可比甘罗。”
廖心笑道,“心志在太公,当日夜精进。甘罗年幼才高,心却喜太公德望而后求才。”
刘逸闻言讶异,口出狂言呀,不可置否道,“太公之德才,世人仰望之,今孝廉之材,差之远矣。”
廖心正色道,“太公古稀之年,方遇伯乐。心有志不在年幼,无志何以成材。”
刘逸道,“太公双古稀之龄,人七十曰老,而太公七十曰壮。明理志气可嘉,但亦需脚踏实地。”
廖心恭敬回答,“是。臣当谨记太常之教诲。必日夜精进,脚踏实地,一日不敢忘志。”
刘逸道,“这太学复试,你就算过了。来人,将廖孝廉带往太学居所。”
廖心听后,心中欢喜,恭敬道,“臣告退。”
看着廖心离开,刘逸道,“汝南多才俊呀。”
“哦?难得听闻刘太常如此感慨呀。抱歉,抱歉,不小心听到你自言自语了。还请海涵。”,来者是光禄勋杨赐,无意听到刘逸说话时,作揖道歉。
“啊。原来是伯献兄。”,刘逸意外道,“伯献兄何故来到太学?”
“这不,又到了举孝廉的时候,想来听听这批人才中,有没有什么特别特殊的,毕竟这关乎汉世未来。”,杨赐觉得自己来来太学也没什么,太学可以说汇聚了汉世大部分有才学之人,自然有时间就该关心一下。
“今日有一人,年十五而被长辈赐表字,我好奇就亲自进行复试,不同凡响。只是感觉他有些心浮气躁,还需要打磨打磨。”,刘逸道。
“哦?何人呢,听刘太常感叹汝南,莫非是原太傅陈蕃同乡?”,杨赐略一思考,便问道。
“嗯。事情时这样的”,刘逸缓缓道来,第一天来到太学,廖心就入了杨赐眼中。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