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是在下之见,而是朝廷会如何安置这些灾民。”顾清纠正了刘瑞不算错误的错误,接着道:“在下推断,朝廷必定不会对这群贼寇斩尽杀绝!而是会尝试劝降!”
刘瑞听着,不由得对顾清高看一眼,不过他并没有在表面上表现出来,而是示意顾清继续。
“不过在此之前,必须要有一场胜仗,而且必须是大胜,先把贼寇打怕了,打疼了,这时朝廷出面招降才有可能成功。”
刘瑞眉头微蹙:“如何才算大胜?”
顾清满脸笑意的看着刘瑞,眼神仿佛在说:“净装犊子!”不过只是转瞬即逝,随后说道:“比如,孟坼将军收复豫州,将贼寇赶到青州的北海郡围死在那儿!如此,被困死在青州的贼寇们就陷入了绝境,经历大败的他们也会对战争充满恐惧,且分布在整个中原的贼寇们突然集中在北海一地,青州便会如泰山压顶般不堪重负,更重要的是,来自不同地域的人聚集一处,难免生出嫌隙,这种嫌隙在兵败的负面情绪下更加容易爆发,此时,朝廷出面招降,那便是轻而易举!”
此时,在豫州的安邑城下
前线大营!
此时的孟坼望着眼前这座坚城,正在头疼,安邑城曾经是战国时期魏国的都城,自然是修筑得易守难攻,安邑城高约三丈(约10米),厚约两丈(约6~7米)城外四面有护城河,城中粮草充足足够数万大军驻守两年,可是孟坼等不了那么久,要是攻不下安邑,他就要去牢里陪前任大将军王夕了!几天来他试着强攻几次,不仅没有登上城头,反而折损了近千人,而守将廖永似乎是员良将,凭借城墙之坚,以十万人把孟坼三十万大军堵在了安邑城下!要知道城中的所谓士卒,在几个月前还只是农民,但是就是这十万农民,尽然把三十万大周朝的精锐堵在了城下,如果再不攻下安邑,别说皇帝不饶自己,孟坼自己也没脸当这个主将了!
此时的安邑城内,郡守府,大堂内一个穿着皮甲,约二十多岁的青年正在那儿看着地图,他是安邑的青莲军守将一一廖永,本位平民出身的他从小对兵法有着非常出色的天赋!曾经也在大周朝当过兵,因作战勇猛,当时的主将曾指点过他的兵法韬略,参加红莲军以来,他每到一处就搜集当地的兵书,日夜苦读!
此时,他正手捧着一本《孙子兵法》看得津津有味!同一本兵书,每次读完,他都能悟出不同的东西!
这是,从门外进来一个青莲的军士,对廖永抱拳“禀渠帅,后军押运粮草回营!”
“知道了,还有何事?”廖永淡淡说道
“渠帅,押运粮草回营的是兴帅!”
廖永一惊:“兴帅?”说罢连忙出去迎接。
兴帅名叫叶琮,字兴武,是青莲军首领叶重的长子,地位比廖永高出不知道多少倍!遇到这位爷,廖永必须亲自迎接。
还没走到门口,便传来一个爽朗的声音:“不用迎接了,我已经进来了!”随着声音而来的是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男子,他脸上有一道疤,是去年攻打青州的平原郡留下的所以廖永对他恭敬,不仅是因为他是首领的儿子,也因为兄弟们都服他。
当然对于廖永而言不止这些,廖永能够从一个小卒到现在一方统帅,也和这位兴帅慧眼识英有关!青莲军的统帅大部分是青莲教的信徒,只有小部分才是廖永这种平民,这些平民无一例外,都是这位兴帅提拔的。
“末将见过兴帅!”见到叶琮,廖永立刻作揖准备拜见。不料还未拜下,便被叶琮拦下,说什么也不让他拜!
“哎呀!渠英贤弟,贤弟防御朝廷大军,以十万散兵游勇,拒朝廷三十万精锐于安邑!如此大功,怎可拜愚兄?”叶琮笑道。
叶琮心里清楚,比他父亲清楚,他父亲以青莲教起家,现在成了军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