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7)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这一天风和日丽,杜国祥和他的哥哥杜国瑞在田地里挖田,准备种点啥。他们兄弟俩都累的满头大汗,但是他们俩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只是用衣袖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继续一锄头接着一锄头挖了下去。

    就在这时候,杜国祥的母亲站在道场里高声大嗓的叫喊道:“杜国祥。杜国瑞,该吃饭了,你们俩快点回家吃饭了;杜国祥,杜国瑞,你们俩听见没有啊,该吃饭了,你们俩快点回家吃饭了。”

    杜国祥和杜国瑞一听见母亲的叫喊声,就把锄头往地面上一丢,就急急忙忙的往家里跑去,就在他们一回到家里,急急忙忙进入厨房里的时候,家里的几个小孩子一个个伸长脖子站在灶台边上。裘米秀将怀抱里的孩子往杜国瑞手里一递,笑眯眯的说道:“国瑞,你先抱抱你小妹妹。我们吃饭啊。今天妈妈给你们蒸红薯了。”

    裘米秀说完待杜国瑞一把将小妹妹接过去了,就一把揭开锅盖。只见一股青烟就腾空而起,什么一看不清楚了。稍微过了一会儿,锅里的烟雾没了,裘米秀这才把锅里蒸的红薯一个个捡起来放在一个瓦盆里。就在裘米秀就那个瓦盆端到饭桌上的时候,那些孩子们就围了过来,那个杜国祥什么话也就不说,先将最小的一个拿了起来,紧接着捡最大的一个拿起来就跑了出去。裘米秀在后面一个劲的骂道:“这个二娃子,你怎么将最大的一个拿走了呀?那可是两个人分吃的呀。”

    杜国祥就那个最大的红苕揣在怀抱里,飞快的向江边码头那边跑去,一边就那个最小的红苕喂进嘴巴里吃着。不一会儿,他就跑到江边上面的一个大岩石上面,他在那个大岩石上面停下来了脚步,往下面一望,只见那些拉纤的人,将一根碗口粗的绳索勒在肩膀上,一个个弓着要,一步一挨的往前走,那跟绳索紧紧地勒进他们的肉里。

    杜国祥站在那个大岩石上面望了望,就飞快的跑到江边,而这时候,那些拉纤的人都从那个大岩石下面过去了。杜国祥在江边稍微站了一会儿就向前面飞快的跑去。

    杜国祥找到他的父亲杜发双,就将那跟绳索勒在肩膀上。杜发双一下子觉得轻松了许多,扭过头来一看,是杜国祥在帮忙他拉,就笑了笑又继续往前走。

    稍微过了一会儿,杜国祥就快步走到杜发双的身边,从衣兜里掏出那个红苕,毫不犹豫的递到杜发双的面前,杜发双什么话也没有说,就一把接过杜国祥递给他的红苕吃了起来。杜国祥则又跑到后面,帮他父亲拉纤去了。

    晚上,杜发双和杜国祥摸黑一前一后的回到家里,吃过晚饭,杜国祥就跟着他的哥哥弟弟们去睡了。杜发双把杜国祥给他送饭的事情对裘米秀讲了一遍后,裘米秀这才笑嘻嘻的说道:“我本来是想,那个二娃子是拿那个红苕自己吃的,没想到他是给你送去的。我真的没有想到,他还是一个挺孝顺的孩子。”

    “就是啊,我们家孩子多,就那么一点点薄地一年也收不了多少粮食。今天工头给我们发工钱了,一个大洋。”杜发双说完就从衣兜里掏出一个大洋,放在他旁边的一张小桌子上,继续笑眯眯的说道:“你明天就拿着这一个大洋去大街上,买点米回来。”

    “杜发双,今天一大早,我出去干活的时候,那个教书先生又开始收新学员了。我碰见我娘家的那个裘碧国了,他还问我,我的孩子有没有在学堂里读书的。”

    “你不说我倒是忘了,现在就靠我们苦扒苦挣的。一年到头就是累死了也吃了上顿没下顿。而那个教书先生,不就是靠着他是前清的一个秀才,会认会写吗,他们家怎么就有吃不完的粮食呢。我觉得二娃子心地善良,不如你明天就拿着那一个大洋,把二娃子送到学堂里去吧。”

    “你说的也是啊。要是先生肯收留二娃子的话就好了,只是我们要勒紧裤腰带过一个月的苦日子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