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镜在悄悄提醒:别轻视了,这人不简单,是个龙子凤孙的样子。
石咏伸手在心口轻轻地按了按,表示他知道了。
面前这人,的确是个年轻人,看年纪与他相差仿佛,最多比他大一两岁,眉目清秀,身形挺拔,再加上衣饰华贵精美,石咏就算是想轻视,也轻视不起来啊!
“陆爷您好!”
就算没有宝镜提醒,他也能猜出眼前这人的身份——因为上次那位嚷嚷着要修螺钿插屏的靳管事,此刻正垂着双手,恭恭敬敬地立在这人身旁。
石咏还清清楚楚地记得,上回靳管事亲口说过,那件螺钿插屏是十六爷要送进宫,打算孝敬宫里贵人的。
这点历史知识他还是有的:
康熙膝下,有序齿的第十六子,名胤禄。
胤禄——陆爷者,禄爷也。
“红绳儿的是赤豆馅儿,蓝绳儿的是咸蛋黄肉馅儿,白绳儿的没馅儿,但是蒸熟放凉了蘸白糖也是很好吃的。”石咏解释,“夫子若是不急着吃也没事儿,但是白的红的都能再摆上两天,这蓝绳儿的得尽快蒸熟了才好。”
姜夫子听了很好奇:“咸蛋黄肉馅儿?”
石咏连忙答:“是,做这粽子的是婶娘,自幼在南边住惯了的,南边粽子就有这个口味的。”
这粽子都是二婶儿王氏所做,王氏嫁给石二叔之前,一直住在杭州。她做的吃食也有南边的风味儿,导致石家的伙食南北混杂,石咏也分不清自个儿是甜党还是咸党。
姜夫子见石家这份礼物应景又周到,就没推辞,当即收了,末了又带喻哥儿去收拾了个小小的位置出来。喻哥儿的学塾生涯就此开始。
而石咏则不愿打扰学塾的教学,当下拜别了姜夫子,又与弟弟说好,自己晚些时候过来接。他自己离开椿树胡同的小院,回到琉璃厂大街上,想着该怎么打发掉这两个时辰。
——或许以后在这儿继续摆摊子修器物?
石咏觉得这主意不错,一面能接送弟弟上下学,一面挣钱养家糊口。他想到这儿,又暗自琢磨是不是该去和杨掌柜他们商量一下,回头松竹斋有这类似的生意,也帮忙介绍到他这儿来。
可石咏是个“不求人”的脾气,杨掌柜已经帮他良多,石咏便不好意思向人开口。
正琢磨着,石咏一抬头,正见到一个“熟人”。
只见冷子兴正站在琉璃厂大街上,眉飞色舞地对身旁两三个人在说些什么,一面说一面比划,似乎在比量器物的大小。
石咏知道,像冷子兴这样的古董行商,在京城里没有店面,但也可能在琉璃厂这样的地方招揽主顾,待找到有兴趣的买主,就将手上的“货”吹得天花乱坠,然后再将人带去落脚的地方慢慢看货详谈。
他想起冷子兴当初出尔反尔,转脸就将他卖了的事儿,脸上自然而然地现出怒气,直直地瞪着冷子兴。
冷子兴似乎隐隐约约地感觉到什么,视线就往石咏这边偏过来,正好与石咏的目光对上。
两人对视片刻,冷子兴也不知是不是做贼心虚,掉转头就走,将身边一直听他说话的几个主顾丢在身旁。
石咏一抬脚一抖衣,追上几步,怒喝道:“往哪里走?”
冷子兴听见石咏这一声喊,更是吓得浑身发抖,腰一猫,夺路而逃,三步两步,已经蹿入人群,不知去向了。
原本与冷子兴攀谈的几个主顾,将这一幕看得目瞪口呆,见到石咏追到,连忙问:“这位小哥,刚才那人,难道骗过你不成?”
石咏点点头。
冷子兴可不就是骗了他?当面说得挺好,掉脸就把人给卖了。
“这样啊,”几个人都拍着胸口,“好险,险些给骗了!”
石咏随口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