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7/8)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一进西华门,王主事就加快了脚步,低着头匆匆而行,一副赶着上班打卡的模样。石咏跟在他身后,几乎要一路小跑才能跟上。

    两人一道,从武英殿殿前绕过,沿着宫中道路一直向北,直至养心门。转过养心门内照壁,绕过正殿,从配殿进入。这里便是养心殿造办处了。

    内务府造办处,是清代专事制造皇家御制用品的作坊。康熙年间,造办处的地点原本就设在养心殿,因此也叫养心殿造办处。这里负责生产c修缮c收藏各种御用品,除此之外,造办处还兼有各处宫室的装修陈设c贡品收发等职能。1

    石咏作为后世之人,对这养心殿再熟悉不过,“三希堂”之名如雷贯耳,然而眼前的这一切,却还都不是后世人们见到的那个样子。现在的养心殿,还只是一座简朴至极的宫苑,因此才会被当做作坊使用。

    王主事带着石咏,进了东配殿一间小小的屋子。石咏这才有机会请教王主事的名姓与履历。

    这位内务府正六品的主事叫王乐水,直隶人士,汉军镶黄旗,已经在内务府当差当了十来年了。石咏这回被点了七品的笔帖式,就在王主事手下做事。今天之前,王主事已经将他的腰牌c官袍c补子都事先准备了,就堆在这小屋里。

    石咏一听说是笔帖式,他就颇不好意思地说:“那个,我满语那个,国语,不大行”

    王乐水蓄着一小撮短须,听见这话短须立即抖了抖,抬眼盯着石咏,飞快地问:“汉字呢,认字不?能写不?会算不?算盘会打不?”

    连珠炮似的问了一堆,石咏都不知该从何答起,只能连连点头:“会这个,也会”

    王乐水一直盯着石咏,还未等他应完,突然叹了口气,直接说:“唉,真是麻烦!”

    他只甩下一句:“你现在这儿看上两天,看看旁人都是怎么做事的,其他的再说吧!”

    说完,王乐水掉脸就走了。

    石咏将母亲给他的皮帽子从怀里掏出来,放在屋里的柜子上,心里莫名感到一阵轻松——

    竟然还有自由参观时间!

    养心殿造办处,听着这个名儿,石咏的耳朵都快磨出老茧来了。可此前他做梦也没想到,竟然能有机会,好好看看这个人才荟萃,制造c研发出无数古代工艺美术精品的大作坊。

    养心殿造办处的范围,不止在养心殿宫苑内。因近来宫中所需激增,内务府索性将慈宁宫西面的茶饭房也改成了作坊。据石咏目测,至少有四五百号人集中在这一片不算大的地界之内,各司其职,各有产出。

    不少皇家工艺用品的作坊就直接设在这里,如玉雕c金器,甚至一些竹木材质的家具用品与摆件。这里产出的成品都有“内造”印记,多半留在宫中使用,也偶有赐给皇公贵戚,乃至文武重臣的。

    也有好些是由养心殿造办处拟定规制,或是设计研发之后,再送出宫交由指定作坊生产的,如官用瓷器c亲王的制式袍服c官员的补子等等。

    甚至宫中为皇家成员绘制肖像的画师也在此“办公”,石咏就亲眼见到了两三名金发碧眼的西洋画师,正在聚精会神地完善他们为康熙皇帝所绘制的“行乐图”。

    石咏一圈还未转完,已经到了午时。工匠与官员们纷纷放下手头的活计,各自匆匆地享用送来的饭菜。石咏回到养心殿东配殿,见到王乐水已经坐在屋内开始吃午饭。

    “坐!”

    工作使人快乐,王乐水忙活了一早上之后,似乎心情终于好了很多,竟然指点石咏,让他坐在自己对面用饭。

    石咏打开面前竹制的“饭盒”,一瞅里面,见伙食标准还不错,有肉有菜,白米饭则撑满了大半个饭盒。这饭食最大的缺陷就是温度太低,石咏掂掂,觉得和后世冰箱里刚拿出来的差不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