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和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引起了蒋介石的极度恐惧。他一方面忙于军阀混战,一方面抽调兵力"围剿"红军。

    还在中国工农红军转战赣南闽西时,蒋介石在1929年6月22日就令guó mín dǎng驻漳州的张贞,"望如期遵令进驻龙岩,连城围剿残匪。"次年1月23日,蒋又致电驻在湘州的金汉鼎,说:"现在朱毛窜赣,抚州告急,请兄速派有力部队追剿,先肃清朱毛,而后澄闽可也。"1930年8月2日,蒋致电何应钦转告何健,"速集所部,克期进剿,俾得早日恢复长沙,以挽危局。"这时,蒋介石已在全国各地设立了镇压革命的机构,在鄂豫皖边区设立"绥靖"督办公署,以李鸣钟为督办;在冀鲁豫设立"剿匪"总指挥部,以韩复榘为总指挥;在江西设立"清乡"督办公署,以孙连仲为督办;在湘鄂西边区设立"清乡"督办公署,以徐源泉为督办;以武汉行营主任何应钦代行总司令职权,统辖湘鄂赣三省"fǎn gòng"军队,筹划对红色革命根据地进行军事"围剿",特别是对赣南红军主力的围攻。

    1930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革命根据地,乘着中原大战之机,迅猛发展。当时红色根据地已发展到大小15块,正规红军已发展到10万人。其中江西的中央革命根据地、闽浙赣革命根据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等,距离guó mín dǎng反动统治中心南京,近在咫尺,像一把锋利的钢刀,直指蒋介石政权的心窝。蒋介石视之为心腹大患,决心除掉。中原大战刚刚结束,蒋即调转兵力,准备向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大规模的军事"围剿"。

    蒋介石为了使"围剿"红军能披上合理外衣,他组织了湘、鄂、赣、豫等省的土豪劣绅,冒充乡民代表,打着请愿团的旗子来到南京guó mín dǎng中央党部请愿,"要求"政府派兵"剿匪"。蒋介石接见这些"乡民代表"时表示:"四中全会后本人就赴湘、鄂、赣督剿匪共。"

    第八部分 5.蒋介石的军事围剿与二陈的文化围…

    三届四中全会之后,12月7日蒋介石到达南昌,督师"剿共"。12月9日,他在南昌召开"剿匪"会议,特悬赏5万元缉拿红军统帅朱德、máo zé dōng、黄公略、彭德怀等人。又颁布《剿匪赏罚令》。此次蒋介石拼凑杂牌军8个师,约10万人,以江西省主席鲁涤平为总司令,第十八师师长张辉瓒为前线总指挥,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军事"围剿"。

    为配合蒋介石,陈果夫、陈立夫利用手中的行政权力和特务势力对中国共产党进行全面的文化"围剿"。二陈认为,光靠武力从ròu体上消灭共产党还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这不过是损之皮肤。而不能伤其筋骨。早在1928年2月guó mín dǎng二届四中全会上,陈果夫等人就攻击共产党"所采理论之原则为破坏,为阶级斗争,为反科学,为虚伪不择手段,为造成民众恐怖,为使中国产生由落后而导致于绝灭,为遮断中国在国际间取得平等优裕之机会,为打破国民革命军的力量,以培植爪牙。"并宣称要在理论上"绝对肃清共产党和共产主义"。陈立夫则提出fǎn gòng要正本清源,要在理论上肃清马列思想。为了攻击共产主义理论,二陈极力鼓吹封建主义和法西斯主义。

    陈立夫在《中国文化建设》一文中,公开赞扬中国封建文化"光芒万丈,无与lún比",说什么近代以来国家衰败的原因在于传统文化精神的失落,所以中华民族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建设文化,而"建设文化,须先恢复固有的至大至刚至中至正的民族特xìng,再加以礼义廉耻的精神,以形成坚强的组织和纪律……则民族之复兴,当在最近的将来"。1935年,陈立夫还与陶希圣、何炳松等人组织了"中国文化建设学会",他自己亲自担任总会的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