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自己颇为关心。自己当年也曾称他为"蒋三伯伯",当然不能一口回绝。另一方面,陈立夫对于自己所学的矿冶工程技术还是割舍不下。考虑再三,陈立夫发了一份言辞婉转的电报,谢绝了蒋介石。但蒋介石并不死心,再次给陈立夫打电报说:

    "现在是需要你革命的时候,还开什么矿;要开矿,可开采革命之矿。"

    这一次,陈立夫真的有些动摇了。蒋介石对他这么信任,让他十分感动,再加上在中兴煤矿工作也不能尽如人意,而哥哥陈果夫不断地劝其从政。陈立夫思考再三,终于打定主意,南下广州,跟着蒋介石干。

    这样,1925年底,陈立夫拿着陈果夫写给蒋介石的信,离开上海去广州投靠蒋介石。此时蒋介石是广东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八名委员之一,同时又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校长、广州市卫戍司令、长洲要塞司令等职。大权在握的蒋介石手下当时正缺陈立夫这样既年轻又忠诚的干将,所以,蒋介石自然非常高兴。在随便问了陈立夫一些国外留学的情况后,蒋介石问起了他到广州来有何打算。陈立夫回答蒋介石说:"我没有学过军事,不能投身行伍,只是希望做点文职工作。"

    蒋介石一口答应了他的请求,当即安排他为黄埔军校校长办公室机要秘书,伴随蒋介石的左右,从此,陈立夫便尽心竭力地开采起蒋介石的"革命之矿"来了。

    第六部分 1.陈立夫令蒋介石刮目相看(1)

    1925年底,陈立夫来到了蒋介石的身边,开始跟随蒋介石做事。事隔一年半,陈果夫也于1926年5月到达广州,从此,兄弟俩一起为蒋介石效力。兄弟俩的xìng格虽不同,但两个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这就是忠诚、认真,办事有点子,有思想。对此,蒋介石的确是喜出望外。蒋介石之所以喜出望外,根本原因在于他当时急需要人,而且是忠实于自己的人。因为,当时蒋介石正在加紧篡夺国民革命的最高领导权,要达到这个目标,他必须建立起属于他自己的私人势力,把一切忠实于他的人都网罗在自己的周围,形成以他为核心的右派力量。陈果夫、陈立夫的到来,无疑给蒋介石增加了新的力量,使蒋介石真正有了得力的左膀右臂。蒋介石发现,这兄弟俩都十分难得,陈果夫相当踏实,相当能干;陈立夫又非常机灵,非常沉稳,而且,两个人对他又是无限的忠诚,所以,蒋介石打心眼里高兴。

    陈立夫到广州以后,从蒋介石那里接受了任务,心情渐渐稳定下来,他很快把昨天的梦想抛在脑后,开始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之中,并很快适应了环境,工作干得十分出色,所以蒋介石对此是满意的。因为,当时的情况相当复杂,在guó mín dǎng二大上,蒋介石虽然以东征英雄的面目出现,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常委,成为guó mín dǎng的重要领袖人物,为各方所注目,但也正因为如此。他开始日益处于各种矛盾的包围之中。由于蒋介石压制工农运动,排斥共产党人,与共产党的矛盾日益突出出来。而且,蒋介石独断专行,与苏联顾问的矛盾也日益显露。在guó mín dǎng内,蒋介石争权夺利,与汪精卫的矛盾不断加深,与其他各军的矛盾也日益不可调和。所以,蒋介石平生第一次品味出高处不胜寒的真实含义,置身于四面楚歌的被动境地之中。蒋介石想来想去,没想出好的办法,还是搬出了他的老一套,以退为进,走为上策。

    陈立夫是个精细之人,他总是看着蒋介石的表情、神态去说话办事,这样,时间一长,蒋介石高兴不高兴,同意不同意,他一看便知。所以,这次蒋介石进退维谷、惶惶不可终日的心理,他也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作为机要秘书,他也在想办法,希望能为主子分忧解难。但一时又拿不出好的主意,只能说些劝解的话,以宽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