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要稿子,可是等了好几个月,他们寄来的稿子还是很少。后来我因为右臂伤了,于是用左手又写了许多封反字的信,并限定时期请他们jiāo卷,这样给他们一个特别的刺激,他们才如期jiāo了许多稿子来。"除了向朋友们约稿外,陈果夫自己也写了一些文章在《碧浪》发表,这些文章后来收在由王凡夫编的《果夫小说集》里。
1917年冬天,陈果夫的岳父觉得他闲居在家终非长远之计,便从上海写信给他,劝其经商。但他考虑到自己是革命党人,恐与金融界人士不好相处,便没有同意。第二年春天,岳父又来信说,有一家银行,一家钱庄,都是新开,且与他有关系,他要陈果夫选择一处。陈果夫也的确在家闲得太久,百无聊赖了,开始感到,这样下去太平淡了,不可能有什么大作为,不如出去活动活动,总不能一棵树上吊死吧。但究竟是到银行,还是进入钱庄呢?经过认真考虑,他觉得自己对于银行制度、业务还比较熟悉,而且还可看书研究,而钱庄是老式的,里面情况如何,自己一无所知,而且没有现成的书可看,因此想借此机会对钱庄作一番考察,就这样,他选择了钱庄。为此,他还专门写信给蒋介石,商量此事,蒋介石回信也赞成他进入钱庄,并希望他学点旧式的东西,并在必要时可作革命工作的掩护。这更加坚定了他进钱庄的信心,于是他便写信给岳父,表示自己愿入钱庄做事。
1918年5月15日,陈果夫告别家人,离开湖州,进入上海晋安钱庄做事,担任助理信房。这可以说是他首次就业,虽然工作繁忙,待遇微薄,他还是蛮高兴蛮有兴趣的。
信房的工作就是处理各地与钱庄业务联系信件。刚开始由于当助理,工作有一定限度,倒也可以应付过去,后来信房先生病死,陈果夫便奉命代理信房,而助理信房也再没配备,这样,原来两个人的工作只由一人负担,这种压力就更大了。陈果夫说:"后来信件一天多一天,我实在办不了,请经理找人,经理始终没有找,累得我病了。我的岳父向他们说话,结果,总算每月加我四元的薪水,如是者两年。第三年春,又加我两元。"虽然如此忙碌,陈果夫还能偷闲,他拼命做完自己的工作,然后去帮助别人,他以为这样可以得到钱庄上各部门的知识。白天工作一天后,到了晚上,他还要从事革命工作,或者翻阅银行或经济学的书籍,遨游于知识的海洋。他说:"我有我的兴趣所在;我愿一天忙到晚,自己找事做,可不愿和庄上的同事同流。"
这一时期,陈果夫在钱庄的收入虽然很少,但开支却很大,除自己零用外,还要负担他的弟弟陈立夫的学费。这时,陈立夫已入天津北洋大学读书,所需学费几乎都由陈果夫支持。兄弟之间的联系比以前要密切,但由于陈立夫此时受工业救国的思想影响很深,正一头扎入自然科学的王国,为将来做一个工程师而奋斗,很少过问政治,所以,与陈果夫之间通讯往来,多限于经济和兄弟情谊方面。
大约在五四运动前后,孙中山为了筹措革命经费,以救济革命先烈遗族并掩护革命秘密工作,便命一些guó mín dǎng同志在上海筹设证券物品jiāo易所。蒋介石首先将此事告诉了陈果夫,陈果夫立即同意,于是,他们便开始进行筹设证券物品jiāo易所的工作。
第四部分 8.jiāo易所里,两个落难者成了知己(…
据曾任上海物品jiāo易所理事的魏伯桢说:大约在1917、1918年时,戴季陶、张静江、蒋介石等因为经济非常拮据,共谋生财之道,于是和一日本企业代表协商,共同开办jiāo易所。他们在上海组织了一个名叫协进社的秘密社团谋划其事。又和上海大买办虞洽卿等拉拢,成立了上海证券物品jiāo易所,1919年正式开始营业。理事长是虞洽卿,常务理事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