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兔子乖乖把门开开
快点开开我要进来
不开不开我不开
妈妈没回来谁来也不开
小兔子乖乖把门开开
快点开开我要进来
就开就开我就开
妈妈回来了快点把门开”
以二丫为主的九个娃娃按照小的站前排,高的站后排的顺序排成两排,在卫子夫的古筝伴奏下进行合唱彩排,卫子夫古筝共鸣箱里刻画有扩音阵,可随意调节声音大小,优化古筝音色,跟孩子们的合唱配合起来相得益彰。
刘琦在旁用小熊收录机录音,同时用吉他扫节奏,配合得很是默契。
一曲录完,孩子们在卫子夫示意可以解散后呼啦一下子围了过来,二丫期盼地道:“大人,听听,听听!”
“好,稍等。”刘琦笑眯眯地把吉他放一旁,把小熊收录机放在旁边的小木桌上,按下了播放键,又调了一下音量,使之音量合适。
先是古筝优美的前奏放出,然后是孩子们充满童稚的清脆合唱声飘了出来:“小兔子乖乖,把门开开,快点开开,我要进来。不开不开我不开,妈妈没回来,谁来也不开”
“哇!”孩子们的感叹声哗然而起,很快变成凝神静听,这收录机的录音功能堪比高级录音棚的设备,自动过滤了杂音,把古筝的旋律c吉他的节奏还有孩子们的歌唱声自然地糅合在一起,非常动听。
一曲完毕,王山咋了咋嘴,感叹道:“真好听,好神奇的小熊收录机。”
“好了,我们还有很多歌曲要录,不过今天的任务完成了,接下来大家要开始练字了,都回座位坐好。”刘琦拍了拍手,他的竹楼正堂现在摆上了三排小木桌子,每个娃娃桌子上都有两支铅笔和一个两个小本子,一本写字,一本学计算。
“今天,我们要开始学习这段话——池中鲤鱼,大小不一,大者长数尺,小者长数寸。”刘琦用教鞭敲了敲身旁的小黑板,小黑板上有他用粉笔写好的几行字,下边还画了一条鲤鱼。
孩子们跟着开始诵读,除开早早启蒙的二丫三人,剩下的都是刚开始起步的奴隶出身的孩子,年龄大小不一,最大已经有十一岁,不过不要紧,刘琦让二丫三个做了正副班长,帮助后来的孩子学笔画学拼音,过了一段时间相信他们也能够慢慢跟上进度。
村民们可喜欢听孩子们诵读他们学到的《三字经》《百家姓》这些朗朗上口的知识,他们都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大人的教导下日后定然是大有出息的,个个都在家里鼓励他们好好跟着大人学习,听大人的话,做个有出息的人。
刘琦打算先教好这些娃娃和两个侍女,待两个侍女学得差不多了,还得让她俩出面教导村民认字学算术,不说别的,至少自己和家人的名字得会写吧?不要求高的,加减乘除总得学会,这些知识在生活中可是非常有用的。
刘琦把小河村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来看待,自然希望它越来越好。
晴雯和雪雁听完刘琦的计划后,惊讶的同时学习更加用心,她们现在知道主人对自己可是有着很大期待的,日后不仅成为小河村的先生,完成小河村的教学任务后,她们还得前往卫庄授课,担子可不轻。
“这些娃娃啊,是我们民族的未来。”刘琦与卫子夫一起吃晚饭的时候说道,“我想把他们培养成有用的人才,日后学成出师后可以出山帮助大汉推动文化和道德的发展,让社会的进步速度加快一些,尽能力减少世间一些愚昧和贫穷导致的悲惨事情。”
卫子夫目光炯亮,闪动着欣喜和崇拜,道:“阿琦,原来你是抱着这样美好的愿望。”
“即使我是超凡者,我也还是一位汉人,体内流淌的是炎黄血脉,谁不希望自己的民族能过得好一点呢。”刘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