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这个村其实是一小群逃难的流民跑到深山里组成的小村落,这里群山环绕,几乎可以说是与世隔绝,要出到外面的官道起码还得翻六七座大山,生活困苦,得了病只能硬捱,熬不过也就死了,二丫的姐姐就是这样去了的。

    “没有想过去外面发展?”

    张二郎苦笑,摇头道:“外面?成年男子要么服苦役,要么被抓去戎边,想安稳的种田,收成上缴了赋税剩下也不够全家吃的,年年都饿死人,这年头,哪有人的活路?能逃的都逃了。”

    人命如草芥,在古代真不是夸张的形容词。

    张二郎一家,在这里至少勉强能填饱肚子,加上经常去山里打些野味,过冬也勉强能熬过去。

    “这里冬天冷,大人要早做准备,多备些干茅草和柴火,不然大雪封山的时候,会很难捱。”

    “下雪?我看你们家都是茅草房子,几乎到处都是缝,怎么过冬?”

    “每年只能尽量用泥土封上几遍,再用干草围着,一家人挤在一块取暖,真不行的时候就围着灶台点个小火堆取暖。”

    “冬天好难受的,我的手脚都冻伤过,还不敢哭,一哭更难受。”二丫在旁嘟哝道。

    “每年冬天都难过,小河村哪年冬天没冻死过人。”张二郎苦笑道。

    “你们的屋子不行,墙面薄又漏风,出事是迟早的事。”

    “大家都这样过,有什么办法。”

    刘琦沉吟了一下,手指在桌子上敲了敲,道:“如果,把你现在的茅草屋拆了,重新起泥土屋,我倒是有些办法,而且,冬天也不会冷。”

    “真的?”二丫和张二郎都眼前一亮。

    “就怕你们舍不得那屋子。”

    “只要能过冬活下来,那屋子算什么。”张二郎一拍大腿,不好意思地搔了搔头,“只是,又麻烦大人想办法,实在是”

    “对我而言只是件小事罢了。”刘琦摆了摆手,“这样,你们先把家里有用的东西搬出来,去山里搬百八十块陶罐大小的石头,再砍上三棵粗点的树,长短不要紧,堆放在家门口,弄好这些之后,再来叫我。”

    二丫一家走后,刘琦进了堂屋,拿出画具,夹好一张水彩纸画了起来。

    依照客家民居的样式画一间土屋就行了,中间堂屋,左右两边各一卧室和厨房,还方便冬天给卧室里的火炕烧暖,烟囱靠着灶台角落走,直通屋顶

    这一次,刘琦采用了室内设计效果图的样式,把整个土屋的里里外外包括外形都画得详细无比,画好后想了想,又画多了几张。

    张老汉背着手看着张二郎憋足了力气带着几个人到处找石头堆放在家门口,又请人帮忙去山上砍树,忙得不亦乐乎,不由觉得奇怪,走过去询问。“二郎,你在忙啥?弄这些东西做什么?”

    “我一家子不是去拜谢救命恩人嘛,贵人是个好心肠的人,听说我们过冬艰难,就让我们准备这些东西,说有办法帮我们安然过冬”汗流浃背的张二郎乐呵呵地笑道。

    张老汉眼皮一跳,二丫这一家是交了好运的趋势?居然攀上了贵人的大腿?难道,这就是因祸得福?

    “都要准备些什么?叔公帮你找多几个人。”

    “没多少,就我这几个人差不多了,顶多两天时间就能把这些东西凑够。”张二郎傻笑道。

    张老汉摇了摇头,道:“笨娃子,人多力量大,还是叫多些人来帮手的好,你说说还缺些啥?让乡亲们帮个手。”

    张二郎犹豫了一下,道:“要三棵大树,王大哥帮我去砍了,等会过去抬。”

    “得,我叫人去抬行了。”

    在张老汉这个村长的号召下,抱着好奇的心理,这才过了一天的时间村民们就把二丫家需要的东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