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仁还将劝蒋介石出洋的消息透露出去。于是中外报纸都登出:guó mín dǎng几个重要人物正在劝蒋出洋云云。
蒋介石在溪口气愤地对张治中、吴忠信说:“他们逼我下野是可以的,要逼我‘亡命’就不行!下野后我就是个普通国民,哪里都
可以自由居住,何况是在我的家乡!”他这几句话,把别人的嘴巴封住了。
guó mín dǎng和谈代表团于1949年3月24日正式组成,并制
定了一个和谈腹案和国防部对和谈的意见。代表团并决定于4月1日赴北京与中共举行谈判。张治中对屈武说:“我们在北上以前,还
有一件重要事情要做,就是我们商定的和谈腹案和国防部的意见,必须向蒋委员长汇报。这样的大事情,必须委员长点头才行。请你
和我一道再到奉化去一趟。”于是在3月29日,张治中与屈武二次飞往溪口,在飞机里张治中对屈武说:“你同蒋经国的关系很好,
你们是什么话都可以谈的。到奉化后,我同蒋委员长谈,你就同蒋经国去谈,他对他的老子还是有影响有作用的。”
到溪口以
后,我就感觉到这空气和上次颇有不同。到那里的人不少,有些露了面,有些没露面。当我把和谈研究的大概情形告了蒋,并把上述
“腹案”给他看。他只说“我没有什么意见”,“你这次负担的是一件最艰苦的任务,一切要当心!”此外,就广泛地谈,没有具体
的意见。(张治中回忆)
蒋经国在3月29日的日记中也记述了这件事:当蒋收到张要来溪口的电报时,蒋说,“他来不来无所谓
”。张来溪口后,蒋对他的态度非常冷淡,只邀他游览溪口附近的风景。
蒋氏父子为何“冷淡”?因为他们认为张等到北平,
实质上是投降。
这到底是不是向中共投降?máo zé dōng是这样写道:我们的方针是不拒绝谈判,要求对方完全承认八条,不许讨价
还价。其jiāo换条件是不打桂系和其他guó mín dǎng主和派;一年左右也不去改编他们的军队;南京政府中的一部分人员允许其加入政治协商
会议和联合政府;对上海和南方资产阶级的某些利益允许给以保护。
【4月17日】
共匪对政府代表所提修正条件二十四条款,真是无条件的投降处分之条件。其前文叙述战争责任问题数条,更不
堪言状矣。黄绍、邵力子等居然接受转达,是诚无耻之极者之所为,可痛。
国共和谈在北京进行近半月,双方军事力量相差
明显,这种谈判不可能是“马拉松”式的。4月15日,周恩来宣布了中共拟定的八条二十四款的《国内和平协定》,要求南京政府必
须在4月20日以前表明态度。
guó mín dǎng代表团对这个《协定》作了研究之后,认为中共已接受了他们所提半数以上的意见,特别
是关于战犯问题,作了很大让步“所以代表团一致的意见,认为尽管条件过高些,如果能了然于‘败战求和’、‘天下为公’的道理
,不囿于一派一系的私利,以国家元气,人民生命财产为重,那么,就只有毅然接受,以诚心承认错误,以勇气接受失败,则对国家
、对人民、对guó mín dǎng保全者实多,总比顽固到底,失败到底好”。
4月16日,黄绍和屈武携《协定》回南京,李宗仁不敢做
主签字,他立即派人送溪口“转呈”蒋总裁过目。同时,张治中也给蒋写了封信,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