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日本军事当局的检查,
代表日本政府播发的。
这时陪都重庆的大街小巷,立即贴满了“日本投降了!”的巨幅标语,“抗战胜利了!”的消息迅速传遍
全国。重庆《新华日报》也以《山城沉浸在狂欢之中》为题,描写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千千万万的市民涌上街头,一片海涛似的
欢呼声,连珠pào似的鞭pào声,此起彼伏的鼓掌声,震撼山城的热烈景象。
著名诗人柳亚子在这一天,听到日寇要求无条件投降
的消息后,怀着极度兴奋而又无限感慨的心情写下一首诗:
八月十日夜电传倭寇乞降,十二日补赋一首。
“殷雷bào竹沸
渝城殷雷:雷声。《诗?召南?殷其雷》米注:“殷,雷声也。”渝城:重庆的别称。,长夜居然曙色明。
负重农工嗟力竭负重
:承担着沉重负担。,贪天jiān幸侈功成贪天:“贪天之功”的省文。。
横流举世吾湔惧,义战能持国尚荣。
翘首东南新
捷报,江淮子弟盼收京。”
8月14日,日本天皇裕仁决定正式接受《波茨坦宣言》。
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停
战诏书》的形式,正式宣告日本无条件投降。中、美、英、苏四国政府也同时接受日本正式无条件投降。
同日上午10时,即日
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的前一小时,蒋介石亲自来到重庆中央广播电台,以guó mín dǎng总裁、国民政府主席兼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的身份,
发表了《抗战胜利对全国人民及全世界人士广播演说》。且听蒋氏怎么说:
“我们的抗战,在今天获得了胜利。正义战胜强权
,在这里得到了最后的证明……
“我要告诉全世界的人们和我国的同胞,相信这个战争是世界上文明国家所参加的最后一次战
争。我们所受的凌辱和耻辱,非笔墨和语言所能罄述。但是,如果这个战争能够成为人类历史上的最后战争,那么对于凌辱和耻辱的
代价的大小和收获的迟早,是无须加以比较的……
“我相信今后地无分东西,人不论肤色,所有的人们都一定像一家人一样亲
密地携手合作。这个战争的结束,必然会使人类发扬互谅互敬的精神,树立相互信赖的关系……”
蒋介石在这篇广播演说中强
调指出:
“中国同胞仍须知,‘不念旧恶’和‘与人为善’是我们民族传统至高至贵的德xìng。我们以到今天一贯地只识黩武的
日本军阀为敌,而不以日本的人民为敌……
“我们更加不能以对敌人的无辜人民加以污辱,我们只有对他们的被纳粹军阀所愚
弄、所驱迫而表示怜悯,使他们能自拔于错误和罪恶。我们必须切记,如果以暴行答复敌人从前的暴行,以奴辱来答复他们从前错误
的优越感,则将成为冤冤相报,永无终止。绝不是我们仁义之师的目的……”
演说中所强调的部分,充满了“不念旧恶”、“
与人为善”、“以德报怨”的恕道。这种恕道成为蒋处理日本投降和有关事情的基本精神,而忽略了对日本帝国主义分子和战犯严惩
的一面。
对外敌或对手,总是手软,“与人为善”;而对本国人民或持不同政见者,则“严惩不贷”,是自清朝以来当权者极
为突出的劣根xìng。这也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统治阶级以天下为私物的一大政治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