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4/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日苏互不侵犯条约”(“日苏中

    立条约”)是1941年4月签订的,有效期为5年,即1946年4月期满,距期满还整整有1年期限。

    此条约是在双方承认日本控制东

    北、苏联控制外蒙古而成立的。苏联提出“不延长”声明,日苏之间在期满后即成为无条约状态,也就是说,到时候有相互出兵的可

    能。直接点说,苏军可能对日宣战。

    苏联送出“不延长”通知之时,即是对日宣战准备工作业已成熟。

    蒋介石得知这一

    情况,喜忧参半。喜的是,出兵后将加速抗战胜利的步伐;忧的是赶走一只狼,怕又引进一只虎。

    于是,次日(4月6日)晚,蒋

    介石召集军委会开会研讨“日苏中立条约”“不延长”的情势和日本内阁改组所产生的影响。最后得出蒋介石日记所写的“结论”。

    第二天,也就是这篇日记的当天(4月7日),蒋介石又主持召开了军事会议,设想苏联对日参战的情势,他指示军事长官们应作

    如下准备:

    “俄国必于最近期间以攻倭为名,唾手而占我东北,对倭战局实有急转直下之可能。我国军事各部主管如不能彻底

    觉醒,力图自强,则所有革命基础与希望完全绝灭。

    “故在上半年内,必须照预定计划整军,裁编机关、军校与部队至350万

    人为最高额,则国家当有建军机会也。”

    【4月12日】

    今晨6时后,得罗斯福总统脑充血症已于4时半逝世之报,甚为世界与今后国际局势忧也。

    罗斯福虽对俄姑

    息与对中共袒护,但其尚有限度与一定主张,并非徒持强极之霸者。今后,美国政府恐将受英之cāo纵,有所变更,而不如罗之自主矣

    !中、俄关系,因罗之死,更应审慎出之。

    罗斯福在对待中国问题上,当有内疚的。

    3月1日,他在国会当众撒谎的时候

    ,就地软瘫在椅子上,语言吞吞吐吐,似是而非,内心充满矛盾。

    罗斯福是背负着损害与欺骗中国人民的沉重包袱死去的。

    蒋介石权衡其功过,最终还是原谅了他,并为世界失去这样一位伟人,而“忧”。

    失去罗斯福,蒋好似失去靠山,深感今

    后的事情有些难办,特别是在中、俄关系上,只能靠自己“审慎出之”。

    【4月25日】

    美国恐俄国乘机占领东三省一点,似已引起其深切注意矣!

    赫尔利此次访英、俄,征询其对华统一政策之

    同意,形式上虽皆赞成,而事实等于徒劳也。赫尔利用意甚美,且出于助我中国之精诚,故为之深谅。

    但中国之独立统一、自

    由民主政治之建立,而烦友邦劳心,且劳其征求英、俄同意,殊为我国耻辱。国不自立,人不自强,宇宙之大,其尚有为我民族生存

    之地耶?能不戒惧乎哉?

    丘吉尔对香港jiāo还中国问题,谓:“誓死不愿”;又谓:“美国对中国之政策,为一大幻想”云。--其

    蔑视我国如此也!

    赫尔利于雅尔塔会议后,在2月底回国述职,看到了雅尔塔会议密件,为过于离谱的内容而大吃一惊,于是将

    密约原文抄录下来,并在空白处写出自己的意见,请罗斯福过目:

    “美国是否有权割让另一个主权国家的一部分领土?是否破

    坏了美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所宣告的一切原则和目标(主要是《开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