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哪是什么“缺少分寸”,不过是fǎn gòng、反民主大暴露而已。

    这次大会中心议题,就是fǎn gòng问题。

    蒋在政治报告中指出,对中共,“在某一定情况下,我们必须灭之”。(二)

    决命名此路为“史迪威路”,以志其劳绩,以示余

    决不以其过而掩其功也。盖是非功过不能不分耳。

    史迪威不顾蒋介石的反对,而擅自发动了北缅作战,因此而导致他与蒋介石

    关系的破裂。

    蒋介石反对的理由是,如果发动此役,势必影响或停止对中国的美援,而这时正是日军在中国各地发动强大攻势

    ,中国军队急需补给的时候。

    但不管怎么说,1944年11月底的缅北作战获得了胜利,收复了芒市以北地区,使滇缅公路抄近经

    缅甸的八莫,与印度的利多连接起来,并于1945年1月25日正式通车。当第一批满载着美国援助物资的卡车,经过24天的艰苦行程到

    达昆明的时候,数千名群众挥舞着彩色小旗热烈地前来迎接,小旗上写着“欢迎经史迪威公路开来的第一支车队”。参加庆祝集会的

    群众举着蒋介石和罗斯福的画像,其中也有史迪威的画像。蒋介石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我们打破了敌人对中国的包围。

    请允许我以约瑟夫?史迪威将军的名字为这条公路命名,纪念他杰出的贡献,纪念他指挥下的盟军部队和中国军队在缅甸战役中以及

    修筑公路的过程中做出蕴藻浜的卓越贡献。”

    这番话,与当时“闹翻”相比,真是判若两人,难怪已被蒋介石撵回美国的史迪

    威,当听到利多公路以自己的名字命名时,心情是“既苦又甜”,而蒋的讲话尤使他惊异不已,他说:“我怀疑有谁让他这么讲。”

    此一时,彼一时,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这便是蒋介石的真xìng格!

    【1月28日】

    此心现虽以部队脆弱为忧,但对战局前途则仍抱乐观也。

    豫湘桂战役同时,日寇又在广东、浙江发动了沿

    海战役,侵占了一些中小城市。使沿海较大港口均陷入敌手。

    从1944年4月至12月5日,日军横冲直撞,孤注一掷的疯狂进攻,

    把蒋介石各战区军队接连击溃。guó mín dǎng军队连连失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各军作战不力,配合不好。这也就是蒋介石在本日记中所说

    的“部队脆弱”吧。

    张德能在守长沙时,不听战区命令,擅自改动守城方案,致使长沙唱空城计。

    衡阳会战时,各增援

    军未能拼死深入重围接应,唯恐有损本部实力,故使衡阳孤立无援而失陷。这其实也是guó mín dǎng军队的致命弱点。长期以来,蒋介石以

    保存嫡系实力为念,其各级军官,心领神会,怕打硬仗。见硬仗不是回避便是撤退。杂牌军更是怕被歼。

    在西北确有胡宗南的

    精锐之师,但蒋介石不命他从背后夹击南侵日军,而用于围困陕甘宁边区,这也是大溃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国陆地上大溃败

    的同时,美国在太平洋上却取得一系列胜利。由于美国空军对日本本土的连续轰zhà,迫使日本东条内阁辞职,由小矶国昭组阁。美国

    还在菲律宾南海域歼灭了日本海军主力。

    进入1945年,念及一个时期来军事上的接连失利,使蒋介石心情十分沉重,另外,美

    、英又与苏联jiāo好,认为中国大陆战略地位降低,而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