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中国朋友很多,但只拜会了孙中山夫人宋庆龄。孙夫人流下了热泪,希望自己能有机会亲自去美国

    ,把事实真相告诉罗斯福总统。史迪威在美国朋友中只向美驻华大使高思道别。21日史迪威离华返美。

    1944年 5

    【11月4日】

    史迪威回美以后,其反宣传,不仅诋毁我个人,且必yù推倒我政府。其各种诬蔑诋毁,以《纽约时报》阿特

    金森之专论为代表,可谓侮辱已极;而共匪乘机煽动,美国之舆论更不待言矣!

    唯余寸衷泰然,不为其所动,盖早为预料所及

    也。

    史迪威将军从中国被召回的消息传到美国,在公众中顿时引起轩然大波。

    《纽约时报》于10月30日在第一版刊登了

    这则消息,在这篇报道中说:史迪威的被召回是中国“垂死的反民主政权的政治胜利”,蒋介石对“中国崩溃的速度感到惊恐不已,

    不知所措”,认为“这实际上是要我们默认一个不开化的残忍的独裁政权……它不能代表堪称我们好感的中国人民。”(美)巴巴拉?

    塔奇曼著,陆增平译:《史迪威与美国在华经验》,下册,第733页。

    就连美国副总统华莱士也有同感,他在国会秘密报告中

    说:“抗日战争结束后,蒋介石将失去领导地位,对于重庆只能视为短期投资之对象,故对华不宜只限于援蒋。”

    进步记者斯

    诺也在报上发表同样的意见。

    这是史迪威与蒋介石矛盾所反映的美国统治集团和guó mín dǎng蒋介石集团矛盾的公开化。

    但是

    ,随着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展,随着民族独立,人民民主与“fǎn gòng反民主”斗争的加剧,随着国共两党斗争的激烈展开,美国政府

    的对华政策愈来愈露骨地实行“扶蒋fǎn gòng”的政策。

    蒋介石看清这个趋势,心中很有底,因此,对“反宣传”“寸衷泰然”。

    【11月12日】

    桂林既陷,军事受挫至此已达极点乎?此后,对于军事政治应有彻底改革之决心,并速求实行为要。

    8月中

    旬,日军沿湘桂线向南推进,占领祁阳、零陵、东安、新宁等七个县,随即攻入广西。

    9月22日,攻陷梧州。桂林、柳州形势

    紧张,秩序大乱。省府各机关已撤离桂林,城内大火,烧毁数间房屋,驻守城内的guó mín dǎng军队“不肖官兵破屋抢劫,搜索至三五次”

    ,“守城部队已人人作富家翁矣”,致使桂林“焦头烂额,残破不堪”。guó mín dǎng中央训练团党政班毕业通讯处何应钦的电报,中国第

    二历史档案馆藏。

    日寇以第六方面军为主力攻击桂林、柳州,以第二十三军配合作战,实行南北夹击。中国方面以张发奎第四

    战区部队组织防守。

    10月中旬,日军进攻桂林以北的高尚天、海洋,中国守军退却。

    日军“自11月4日起由东西北三方

    面向我桂林守军猛扑,并使用dú气,战况至为激烈”《第四战区敌军窜犯经过概述》,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我守军抱与阵地

    共存亡之决心”,与敌人“喋血恶战”,“我七星岩、月牙山守军,全部牺牲”。《桂柳会战要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

    11月6日,日军在进攻桂林同时,分兵向柳州进击,首先经永福南下,沿铁路攻占了鹿寨等地。

    11月9日晨,日军进入柳州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