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实行经济制裁,对华给予经济援助。
美国自
1938年即开始采取积极xìng的援华抑日政策。在答应了中国2500万美元的桐油借款后,更于1939年7月照会日本废止《美日通商航海条
约》。接着于1940年3月,又对中国提供以锡为担保的2000万美元借款。这一切,当然使日本侵略者受到连番打击。尤其得到美国国
会通过扩军费30余亿美元情报后,日本所受打击最大。
日本政府清楚地看到,美国一方面寄希望于中国战场,出钱让中国军队
拖住自己;另一方面准备亲自动手与自己较量。
但法西斯德国在欧战中的胜利刺激了日本,特别是1940年5月13日,荷兰向德
国投降,日本认为这是天赐良机,日本马上取得英、美、法等国“荷属东印度现状不变”的谅解,掀开了南进的序幕。
紧接着
是日本重新组阁,确定方针,进行在太平洋对英美开战的准备,这是后话。
蒋介石设想“倭如能知机,则必改变侵华政策”,
这不过是幻想。
若说“改变侵华政策”,那就是更加迅猛地向中国反扑,同时南下太平洋。因此,着实松懈不得。
1940年 3
【7月14日】
其言完全为偏袒倭寇,且藉此以委卸其停止滇缅路运输之责任。 日本南进有两个企图:
一是由于美
日通商条约期满废止,美对日禁运的经济制裁也已迫近,因此急需在南方找到资源。
二是切断由法属越南和英属缅甸通往中国
的运输线。
1940年5月13日,荷兰向德国投降。日本看准机会,马上向美、英、法等国提出“荷属东印度现状不变”的要求;
紧接着迫使荷印当局接受了它所提出的稳定供给石油、铁矾土、橡胶、废铁等13种战略物资的要求。
6月12日,日本又与泰国
签订了“日泰两国任何一方第三国攻击时,互不援助第三国”的条约。
6月17日,法国投降德国。
6月19日,日本向法国
驻日大使安里提出越中运输线继续使用,同时,取得由法国的越南总督卡特禁止将武器、弹yào、汽油、卡车等物资输往中国的签约,
并允许日本派监视委员会前往查核是否有效实施禁运。
作为法国盟友的英国,面临着德国法西斯入侵的威胁,当时的美国依然
不想直接介入战争,英国只好单独对付德国,因此处于自顾不暇的状态。
日本又瞅准了机会,趁火打劫。
6月24日,日
本向英国提出了封锁滇缅公路的要求。
7月10日起,德国空军开始空袭英国的港口和船只,这样,英国的力量都投注到欧洲,
对日本在亚洲方面的压力,只好暂作搪塞。
7月14日,英国通过新加坡的广播表示:“正为解决中日问题而努力,并避免助长
战争之行动。”
看来,日本南进的第二个企图即要达到,截断国际上对中国的支援为期不远了。
对中国来说这确实是一
个沉重打击。
作为英国来讲,不管怎样,不应该以欧战紧张作为牺牲别国利益的借口,这实质上是作了一件为虎作伥的事情,
是一种无耻的投降行为!
【7月17日】
近卫组阁,其对南洋与侵华,皆将取军部积极政策;此非于我不利也,唯战事必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