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苏州河南岸,以兵力用尽,不能不令撤退,但并非为金山卫登陆之敌所牵动。唯藉此战略关系,使敌知我非为力

    竭而退,不敢前进,此乃于将来之战局有利。

    此日记是对11月7日日记的补叙。亦是对他收回撤退成命而在强敌之下不得执行

    的自圆其说。

    当然,他有“于将来之战局有利”的长远打算,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在他写下这页日记的当天(11月8日

    ),山西太原陷落。在山西战役中,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军长郝梦龄、师长刘家骐先后殉国。至此,战火漫无边际地扩展开来。

    这一段暴露出他缺乏预筹战略上第二线防御之计划。如有此计划,此间之体面问题根本不应考虑,撤退已毋庸踌躇。

    此日记

    源于他自己的所谓积极想法,蒋介石经常在失意时安慰自己,有时不免在日记中自圆其说。此时他希望对方将他的先退都看作侧翼行

    动之后果,而并非正面实力不支。其实此间区别,亦甚难蒙骗熟练之军事家。倒是今日吾辈看来,更可窥见当时主帅蒋介石未及考虑

    情况尚在彼掌握时自动后移进入第二线阵地,利用有利地形及生力军抵抗,而必等至山穷水尽时被迫后撤。

    【11月13日】

    抗战最后地区与基本战线,将在粤汉、平汉两铁路以西。

    到了这个时候,蒋介石只好谋持久抗战之良策

    ,作出全局的战略部署。

    蒋介石的持久抗战战略构想留下的最有力的资料是蒋的次子蒋纬国对日本作家古屋奎二就此问题所做

    的分析:

    “当时料想到日本在作战方面所能给予中国的最大危害,是沿平汉铁路南下,首先迅即攻占武汉,对长沙、醴陵一带

    形成威胁。于是日军在控制了中央地区之后,如果对留在东边的中国主力部队加以压迫,则中国军便只有背海决战;同时,在中国东

    南地区最具战略价值的人力和物资就要落入日军的掌握,而使中国军处于决定xìng的劣势地位。

    “父亲(蒋介石)为了避开这样的

    危险趋向,所以采取能够相机立于有利态势的持久战略。

    “这个持久战略构想的要点如下:

    “以中国军一部对华北之敌

    持久,确保山西;相机集中主力于华东,对上海之敌取攻势,以迫诱日军转变其作战线路为沿长江由东向西。中国军基本此一构想,

    先调集有力部队在察、绥、晋方面,向将会由华北南下的日军右侧发动攻势,并确保山西,以牵制或迟滞日军南下;继而藉“八一三

    ”事件集中精锐部队于华东方面,主动向淞沪之敌猛攻,迫诱日军大本营自东北基地、日本本土以及华北原主作战方面相继增援淞沪

    ,其侵华之作战线遂形成沿长江自东向西。

    “此一战略指导,获得了下列战略效果:

    “第一,日军仅能压迫中国沿通往

    大后方之补给线撤退,无法迫其决战,因而日军‘速决战略’被否定。

    “第二,使中国军不仅能确保其补给线之安全,且获得

    充裕时间,将东南地区之人力与物力迁移于大后方,从事整备建设,因而为后来的转移攻势奠定基础。

    “第三,使日军补给线

    延长,且无法发挥其海上优势,增大其作战困难。”

    历史证明,这些构想是比较切实的,在实施中取得了预想的效果。

    【11月15日】

    九国公约会议宣言,虽语气软弱,仍不足为虑;其后,共同行动必能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