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6/8)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起来,要省事太多,够大,够成规模。     当地村支也是实在人,觉得人家一下子拿这么多钱,当即表示,盖大棚所需要的石头、稻草由他们出,剩下的东西,他们没有,由“文氏食品”厂出资。     文晓舅舅,对其表示感谢。     木工那边,当初跟着陈子文干的,现在自然也跟着陈子文干,其它周围几个村村支,找到在陈家屯的腾浩,也想跟着干,腾浩并没有立即答应。     因为答应下来,就意味着一笔巨大的资金,他没有这个权利,只好掐下午陈子文放学时间,打电话到面馆,询问陈子文的意见。     陈子文:“去年挣一笔,加上我手里的钱,除去过几天要还河西区政府的场地钱,剩下的钱,勉勉强强能付清一年所有租地的钱,河西区那边建设大棚的钱,向我爸服装厂借点,正好。”     腾浩:“咱这规模也不算小,要不,就算了吧。”     陈子文:“你再打电话问问赵总,看看他的意思,明天中午,咱统一一下意见。”     文晓舅舅的意见,可以拿,但资金实在跟不上,可以缓缓,想跟着干的,可以自己建设大棚,先种两年,等过两年他们缓过劲,再和他们签订正式合同,把地给租过来。     陈子文是想咬咬牙,实在不行,贷款先租过来,但腾浩也同意文晓舅舅的意见,现在摊子扑的太大。     最终陈子文遵从他们的意见,腾浩把最终结果告诉周边的村支。     可是,赚钱的事情,谁也不愿意等,大家都各自盖起了大棚框架,就等粮食割倒以后,大家种大棚。     不过有的人愿意按照陈子文的要求来,但更多的人,看不到希望,于是决定自己种,施化肥,反正有外省的贩子过来收购。     陈家屯的西瓜、和玉米,虽然陈子文没经验,但到底都是种地的人,凭借他们的经验,还真搞出名堂,成功上市。     对于产量最好的十户村民,陈子文每家给予五百块钱的奖励。     商贩也闻讯而来,但这批大棚农作物,大半部分都是陈子文租的地,自然不能外卖,外面散户倒是有些玉米出售,但因为都是去年剩下的种子,产量自然不是很高,但也被贩子收走。     庄严春等专家回陈家屯,知道陈家屯竟然搞出西瓜和玉米,当即表示敬佩,尤其是对陈子文更是敬佩。     庄严春等专家的归来,说明新的一轮冬季大棚正式开始。     陈子文特意去找庄严春谈过一次话,希望庄严春派几个人,长期驻扎在河西区大棚,那边新建设的大棚更需要专家指导。     庄严春当即带三个人过去,剩下两个留在陈家屯。     当庄严春等专家到河西村,知道这一片地,都被陈子文给租下的时候,直接惊得倒吸一口气。     这是有多大的魄力和自信,才敢这么干,这可都是钱。     庄严春抽空在城里给卞耀明打电话,把陈子文这边搞出来的动静,告诉卞耀明,卞耀明虽然同样惊讶,但也觉得正常,陈子文似乎什么事情都敢搞。     “我小师妹的确厉害,你可要好好帮她,帮她就等于帮我。”     “那还用说,我自然尽力,这可也是我的研究课题,因为你小师妹,我们已经占大便宜。”     “农业大学这几年毕业的学生也不算少,似乎有一部分学生,最近几年都找不到工作?”     庄严春:“什么找不到工作,找不到他们想要的工作而已,大学招生这么久,很多岗位都满了,那些大学生又不想到下面为农业做贡献,自然就在大城市飘着,转行。”     “回头你联系联系,能不能从你们学校找一批即将毕业的学生,到子文那里实习半年。不用太多,十几个就行。帮子文的同时,也帮那些学生意识到,其实回到农村,也是大有可为的。”     “行,只要子文没问题,我这边就没问题。”     “放心,子文决对没问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