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可复制性大小的衡量标准就是完善理论和可运算并求出可接受结果的数学模型。这两个条件才是高歌真正的绊脚石。这个能够进行质能转化的类原子模型建立时确实是受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启发而建立的,跟海森伯或波尔的根本哈根学派多多少少也可以算有半毛钱关系,可是跟质能转化公式确实是不沾边的。

    类原子模型的的建立只是高歌的一时起的玩心。最初高歌是想将以光速运行的一束能子流弯曲,不过与光量子性质近似的能子,在以光速运动时很难被弯曲,除非是遇到足够的引力才会产生偏转弯曲。可是不论高歌怎么努力在一级能子场内的能量不足以形成能够让能子流偏转的引力场。于是想到了波尔的原子模型,于是在能子场中分出一束能子和是这束能子百倍量级的能子场,并分别将他们赋予互相吸引的特性(分别是“顶”特性和“底”特性,第一章的注里提过),再推动那束能子以光速运动。

    以光速运动的能子束果然在相吸引的特性作用下,向能子场发生了偏转。在之后一个月,高歌无数次的调整能子束与场的距离c能子束界面上能子的分布概率和能子场的直径,终于将能子束偏转成一个首尾相连的环,这个环围绕着场旋转,就像是一个原子模型,一条电子轨道围绕着原子核。

    到这里的理论很明确,数学模型也并不难建立。毕竟在四维超空间前提下超统一场论已经被证实的现在,量子物理已经是初级物理课程,这点还难不倒高歌。

    接下来只用了三天,他就在能子束环与场的中间又建立了第二条同心能子束环。又用了三天时间将第两条能子束环的平面调整成了垂直。这还没完,高歌目的是将两条能子束环相交,就像地球的经线那样在那北极相交。如果成功之后,高歌准备将能子束环的数量增加到十二条,这样就与地球经线的数量一致。

    在第三十七天的时候,两条能子束环相交时发生了第一个不可控事件。两环相交时发生了干涉,紧接着发生了散射,能子束环增加到了四十九个,并且整个外围结构开始进行半奇数(二分之一)的自旋。干涉是高歌没有预想到的,不过发生干涉也在情理之中。这一部分的难度是在建立准确的数学模型后进行求解。在请王胖子帮忙后,终于解出了能子束散射后的概率分布以及四十九条能子束环的形成概率确实处于可接受范围内。

    当自旋结构形成并迅速稳定下来后,高歌又突发奇想准备在外围的自旋体和中心的场之间再建立一个自旋体。虽然有之前的经验,可是这个自旋体的建立还是让高歌大费了周折。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