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当时宋国要主和上奏宋高宗数次,但近些年随着他研究理学的深入,他更懂得了战争带来的祸害,更明白到和平的重要xìng了。如果在这繁华盛世,人民难得有了安居乐业的机会时又突然出兵挑起战祸,实为逆天之举。虽然大宋目前的确发展得比较好,而金国也确实受到蒙古部落的侵扰。不过他更深一层看到,竟然金国突然来使宋国并有意试探宋国国情,就是说他们是已经做好了战争的准备,更何况他们一直没有停止过战争,表面上的久经战乱,实质上那些蒙古部落本身矛盾重重,只是偶而和金国有摩擦,根本没有对其造成大的损失。再看看宋国,表面上太平盛世,却因为长年的停战状态安享太平,无论上上下下将军以至士兵实质都不懂打仗了。再加上老国师按他的计算想到了,如果战争真的bào发的话,在两国的共同攻击下,他们可能会被逼破釜沉舟,放弃与蒙古部落的纷争全力抗宋。
但如果他测出国运衰败的话,韩胄就一定会以动摇军心等罪致其死地,因为皇上肯定不会喜欢听这些话。选择说国运亨通,那是明智之举,但战争将马上bào发,人民又将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不知多少无辜将献上生命。选择说国运衰败,自己很可能就被判罪,而且都不能阻止战争,只能拖延一点时间。因为他知道韩胄并非等闲之辈,一切都是他的计划之内。老国师一夜未眠,他知道朝廷就要有大事发生了,而且他亦无力回天了,国家将危难人民将受苦,他怎能入睡呢。
第二天,他便赶在早朝之前就找了皇上,皇上听到了传话,很不高兴地出了寝宫,但一出来就看见老国师跪在地上等他,他也不好说什么,便让他平身。老国师知道时间重要,也吸取赵丞相的教训,他要让韩胄不在场的时候说服皇上,让皇上回心转意。宁宗本来就不高兴,便认为是以前韩胄曾经用几个优人侮辱过老国师,才让他一直针对着韩胄。但他也知道国运的重要,更不能责怪只为测国运而打扰他休息的老国师。
老国师先跟宁宗简单说了宋金两国以往jiāo战的历史,再说明战争给人民带来的伤害,更重点说到了如果战争失利的话对宁宗的影响。这些宁宗听了真有所动,因为现在他也满足于现状的安逸,如果真有不测的话,他可不希望。为了把握时间,老国师终于说到国运,便运用他的习惯,什么夜观星象,西方有杀气,且暗藏灾星等等,让宁宗明白这个“国运”,实质是让宁宗明白战争之不可取。
但在宁宗有所思虑时,韩大人已经来到了。这些其实都在老国师计算之内,但起码他能跟皇上具体说明了他要说的话了。韩大人没有多说话,但他却带来了老国师府中的仆人。老国师一见状,已经知道这次自己完了,真想不到这个韩大人竟有如此dú招,真是棋差一着。韩大人自然是跟皇上说了情况,老国师在府中一直躲在他书房中,仆人可以证实他并没有出房门半步,什么夜观星象完全是欺君犯上。老国师知道不能再辨释了,一条欺君罪已经让他跪下了。韩大人继续说到他可能跟皇上说了战争的祸害,完全也是针对自己,因为前两次的冲突老国师已经想尽办法在皇上面前说自己坏话。要知道现在金国与蒙古部落的战争,再加上宫廷矛盾,早已是内忧外患了。又间接称赞宁宗绝对是明君,不会只图安逸,被老国师所蒙蔽,而错过这个名垂千古的机会。他还假想到了战争之后宋国的版图,是连合了蒙古诸部和金国。最后说明金国曾经一度撕毁和约,宋国这样做完全无可厚非的,而这些都只等皇上下旨,众将士现在都雄心勃勃。韩大人的口材真是太好了,宁宗很快又被他所说服了,听到满心欢喜,仿佛他已经名垂千古了。老国师这时候已经心如死灰了,他默默地跪在那里。
一段话之后,韩胄看见时机已经成熟了,于是就毫不留情地向老国师举刀了。什么欺君犯上,扰乱军心,心谋不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