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亿一死,爵位当然由承勋袭封。这两代子孙都坐享其成,倒还相安无事。
但是等不败顾念旧情,到这老王家凭吊故友的时候,却跟阿彩姑娘看了一场哭笑不得的好戏。
不怪的长房长孙叫王承勋,其正妻没儿子,而妾沙氏倒有三个儿子。长子王先进、次子王先达、最小的叫王先道。【中华传统,按资排辈,由此可知,他们老王家字王守仁往下,这几代的辈分很明显的分别是守、正、承、先、业??????】
王守仁的重孙子王先道死得早,无后;先进有个儿子又夭折了;唯独先达养成了两个儿子王业弘、王业盛。王先进袭了他老爹王承勋的爵位之后,苦于无人继承,便跟兄弟先达商量,要把业弘过继过去。
但是先达的妻子很泼悍,一向跟兄嫂不和,她一听说要过继的事就闹起来,厉声吼道:“用得着过继吗?他大伯没有儿子,爵位就该我男人继承,我男人再传给我儿子,那爵位还跑了不成?”【这话倒也不假】
王先进一听,又气愤又悲伤,就改变主意,收了本宗叔曾祖王守文的玄孙王业洵的为继子。于是,由承勋传下来的房产与承袭的祭田几百顷,都为业洵所有了。
业洵虽然也是王华的后代,却不是王守仁这一支的。业洵有个哥哥叫业浩,是个当官的,懂得朝章制度。他提醒业洵说:“我们不是王守仁的后代,照条例规定,将来是不可能继承爵位的。爵位最终还是会落到叔父先达头上,因为他最亲,一旦先达袭了爵位,他必然也要继承祖上的产业。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出现,必须想个彻底解决的办法。”
于是他们商量,造出谣言说:先达是抱养的。并提出爵位该由承恩的儿子先通继承。他们的想法是:打倒了先达,事情就好办;将来爵位落在先通身上,对他来说是意外的好事,一定很高兴,很满足,不会再追夺财产。
业洵、业浩兄弟俩的计谋实施之后,果然让先达与先通俩堂兄弟争起袭封资格来,两人狗咬狗一嘴毛,自然也就都无暇顾及业洵所占有的那些田产了。
不败跟阿彩姑娘旁观者清,把这一幕人间话剧居高临下的看了个清清楚楚,两人都不由得咋舌不已哭笑不得我去,还真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啊,就这么点事,你看那把这些人们给忙活的,就他们这些聪明才智,要是用到正道上,干点什么正事,不能成事啊。
第490章 众人皆醉我独醒
但是不风流的情况跟不怪完全不同,他虽然在圣人这方面没法跟不怪比,但是我们的不风流却在其他方面奇峰突起了。就综合评分的话,不风流真的就是高人一等更胜一筹,比不怪还犹有过之!
不怪一世英雄,谁成想自己过失后,不但子孙个个不肖,一众子弟也是一代不如一代,大多无德无才,即便有名也大多都是东林党的那些臭名;可不风流却恰恰相反,虽然没有扬名于世的儿子孙子,手底下雕琢出来的那些弟子们,却真是一个赛一个的厉害出彩啊!
唐寅唐伯虎跟那登天梯除了何心隐之外,还生有一女。不败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这个小侄女的信息,得知她嫁给了大书法家王宠的儿子。看到朋友的后代生活幸福,不败也就放心了。
人逢喜事精神爽,就连一直都对政治很不感冒的不败,为了追寻不风流的那些弟子,也不得不顺便了解了一下大明朝当今的政治。
不败没法不接触啊,一是因为最不喜欢玩政治的不怪,手下的万千弟子却最喜欢玩政治,他们不管是在朝的,还是在野的,都对政治情有独钟生死不弃。二是因为张居正的存在,这个人的功过是非暂且不说,他确实是让大明朝赫然呈现出了一番帝国中兴的的势头,一片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
自古以来改革家多如牛毛,推行改革的国家和朝代,也如过江之鲫一般,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