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大明朝自朱元璋开始,就一直都有“片板不准下海”的严令,但是到了朱棣的时期,这禁令就有点名存实亡了。但是到了嘉靖时期,禁海令的再次升级,立刻就招致了几十年的“倭寇”侵袭,直到禁海令再次撤销为止。

    而在这期间,葡萄牙殖民者以行贿和欺骗手段,诈称商船遇到风暴,要在澳门“晾晒货物”,以借为名,强占了澳门。但是这时候的葡萄牙人虽然入据、盘据澳门,可大明朝依然对澳门仍行使着主权。再说了,对于当时澳门这种蛮荒之地,大明朝也没放在眼里。

    这事情在朝廷是小事,但是放到林凤这些靠海为生的人身上,可就真的冰火两重天了。因为此时的中国,商品经济的萌芽正在蓬勃生长,对外贸易的需求日增。但是此消彼长的另一方面,在大明朝的内部却是土地兼并、税负日增,大批的内陆农民破产,背井离乡。

    在人多地少的东南沿海,这种矛盾尤为激烈,于是就有很多有着天然海上活动能力的闽粤沿海居民,开始了铤而走险的“倭寇”生涯,以官方口中“盗寇”的形式聚众于海上,一边开展贸易,一边对抗大明官军。

    而猛人林凤,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登上了这个波澜壮阔的历史舞台。

    林凤自己说,他出身在一个还算可以的小康之家,族中之人本来就有很多的兄弟姐妹,长期在海上活动,又是贸易又是打仗的。基于这个家庭背景,林凤十九岁就参加了当时风头正劲的海上绿林“泰老翁”的队伍,并在“泰老翁”病故后,凭借自己万众敬仰的本事,接手了“泰老翁”的庞大事业。

    林凤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不但壮大了“泰老翁”的队伍,更是另辟蹊径以澎湖为基地,建立起了自己的海上王国!

    首战告捷,实力大涨的林凤王国再接再厉,乘长风破万里浪,一路扶摇直上九万里。林凤王国全盛时期旗下有超过五个庞大的基地,300艘巨大的战船、4万名能征惯战的成员,几十万子民,比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小国家还要厉害无数倍。

    林凤国王御驾亲征,率舰队在闽、粤、琼、台一带沿海转战,也因此招致了明朝水陆主力的全力围剿,这才让林凤王国吃了些许的小亏。就比如说前几日的“倭寇”之祸,就是林凤国王对自己的属下力量,鞭长莫及的一次具体表现。

    其实就在这段时间里面,林凤和他的王国正面临着一个重大的抉择,一个可能会让整个世界历史都要重写的,意义非凡的重大抉择!

    据林凤说,他的船队前几天刚刚在海上遭遇了两艘由马尼拉开往中国的商船,其他的先不说,让林凤无法不动容的是,这些外邦的船上,竟然满满的载了一整船的菲律宾特产以及黄金和银元!

    林凤仔细一问,根本就用上什么大刑伺候,船上的那些水手大副船长什么的,就全部jiāo代了。这批黄金和银元的数量,已经够林凤咬着舌头的了。可听这些人一说,怎么着啊,这才是九牛一毛?菲律宾物产丰富,那里金山银海,黄金取之不尽,银子用之不竭!

    但是相对于这个好消息,坏消息却是发现这笔巨大财富的,另有其人,并且还是来自一个遥远过度的西班牙人!但是事情并不是完全没有机会,这些西班牙人刚刚占领马尼拉不久,人不多,防守也空虚,这时候杀过去抢地盘,说不定大有可为!

    就是因为这个事情,林凤的那些手下人,才会在中军帐里面吵zhà了天。有人死命都要去,说什么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但是也有人说这些番邦船坚pào利,为了这些身外之物,还不知道要牺牲多少兄弟呢。

    林凤也在犹豫不决,这黄金和银元确实招人稀罕,但是高收益就有高风险,而他现在的家底可真是来之不易啊。如果不去菲律宾猛龙过江,林凤在这里就是这一片的四海之王,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