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择这里,是因为这里有秦淮河;而不怪之所以也选择这里,却只是为了便于对付宁王将来的反叛,顺水推舟的送给不风流一个人情罢了。

    不风流博闻广记口才绝佳,他为了得到投资方的同意,对宁王等人侃侃而谈金陵数次为都,如三国的孙权、东晋的司马睿、南朝宋的刘裕、齐萧道成、梁武帝、陈武帝陈霸先等等等等。

    南京直到五代十国南唐的时候,其烈祖李才将这里定名为金陵。而我们的太祖皇帝当年顺应天命,将已经易名为应天府的金陵改为南京,先后定为京都和陪都,其王气和龙气之盛,放眼天下无出其右者。

    南京的“金陵”之名源于“埋金”之说。“陵”嘛,可以解释为坟墓,“金陵”嘛,不就是金子的坟墓嘛。当年秦始皇在金陵岗埋金以镇王气,即“埋金的陵墓”故名金陵。 有传言说,始皇帝这“埋金的陵墓”,不在山前,不在山后,不在山南,不在山北,有人获得,富了一国!

    不风流继续引诱宁王,说还有一个传说更吓人,那就是秦始皇并没有真的在此埋金,只是诡称埋金而已,其目的是让寻金的人在山的前后南北遍山凿之,宣泄其龙脉王气。但是,这王气究竟宣泄了没有,相信就连秦始皇都不敢打包票。但是事实胜于雄辩,秦朝的灭亡证明,这喧宾夺主的王气应该并没有被斩断。

    宁王身边也不全是无能之辈,他的谋士刘养正也是以才名着称,因此他反驳不风流的理由也很充分:据史书记载,“金陵”二字最早用于城名是在战国时期,公元前333年,楚威王打败越国,杀越王无疆,尽取越国夺取的吴国地域,在石头山(今清凉山)筑城,称为金陵邑,或石首城。

    因为那时候的钟山叫做金陵山,它的余脉小山都还没有自己的名字,石头山当时只是金陵山余脉的一部分,所以这座建在石头山上的城邑,就被命名为“金陵邑”了,也就是说金陵这个城市是因山得名。

    但是不风流对刘养正的这一番讲事实摆道理置若盲闻,还是一副高高在上信心十足的样子,很有点好男不跟“女”斗,不屑与你争辩的高手风范。

    其实就在不风流来劝说宁王九羽之前,他早就与不怪事先谋划好了,两人也早就料到会有人有刘养正这一说。但是不怪很有信心的对不风流说,只要这宁王九羽还相信寻龙镜,那么他就一定会相信这“埋金”之说,以及这喧宾夺主的龙脉王气之说!

    因此不风流确信,即使有人出来对宁王九羽当头棒喝,也绝对打不醒这个已经梦入洪荒的痴儿!

    而对于不怪不风流来说,不风流这次来斗胆进言,也是【三不联盟】对【宁王集团】至关重要的一次试探。如果不风流这次的尝试失败了,那也没什么,并且不风流还可以借口不被重视,就此跟宁王集团划清界限,退出这个将要万劫不复的组织。

    但是就不怪的判断,宁王九羽不但不会不相信不风流,还会因此更加的重视他,而【三不联盟】也就因此更直接的打入宁王集团最核心的决策层了。

    只要不风流在宁王九羽面前有了够份量的身份和发言权,那么大家以后的事情就好办的多了。而这宁王集团的为山九仞,在短时间内功亏一篑也就不再是个遥远的梦了。而这所有一切的焦点,就是这个金陵计划。

    但是在这个事情上,不风流虽然跟不怪的大目标一致,却有一个小目标正好相反。其实不风流还真就不希望这神兽真如不怪所说,更加的相信他。不风流是发在心底的祈祷宁王九羽突然之间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将他大骂一顿,也好让他名正言顺的从这个危墙之下退出来。

    但是不风流也心知肚明,这不过就是他的一个意yín罢了,别说超凡入圣的不怪,就连他都知道自己没有第二条路可走。没办法了,逼上梁山了,尽管不风流知道这是条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