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任济州知府方笙全权负责治理疫情,执掌官印,联合南北商会输送粮食c药材,救世济人。其人喜好音律,常不顾己身安危,与那些受尽病痛折磨的百姓在一起,与他们弹琴和兴。
当年,济州府的百姓都经历过绝望,若无方笙的那一把琴支撑着所有人的意志,也不会有今日的济州府。不幸的是,方笙在这场瘟疫中终是染上疫病,多番救治不成,离世时年仅三十六岁。
济州府的百姓为了纪念知府功德,不仅为他建立祠堂,还将音律奉若仙人声,久而久之,济州府就有了如此习俗。
谢蘅闻后大叹,不想方笙一介儒生竟如此英雄,遂敬天三杯。
宴很快进入尾声,陆一言知这张c谢c刘三人皆是故交,需得叙旧一番,很是识相带着人提前辞宴。
谢蘅这才问起:“张大公子怎么千里迢迢跑到这济州府来了?”
张雪砚在谢蘅面前向来不必有任何忌惮和防备,温尔一笑:“实不相瞒,此番是受皇上密旨,以钦差大臣的身份来到济州府,负责调停南北商会的矛盾。”
谢蘅一挑眉,“哦?”
张雪砚见她疑惑,笑容更深,道:“到这诉讼司来必经东市,承缨未见那市井乱象么?”
谢蘅恍然道:“倒是真见着百姓去那米坊中争相抢买的情形了。”
“这已不是一日两日的事了,自风声传到朝廷,也有三月之久。”张雪砚道,“你眼见是两家小小米坊对擂,殊不知他们各自代表着南北两个商会。其实不单单是米坊,凡是商会涉及,诸如丝绸c茶叶c粮食等方面的生意,都在胡争乱斗,引得商市动荡不安,百姓苦不堪言。”
谢蘅蹙眉道:“那皇上的意思是?”
“皇上限我一个月内调停是非。否则朝廷将会颁布条例,勒令南北商会的商帅交出大权,将生意尽数收归皇商。”
“皇商?”谢蘅闻言嗤笑,“若是真下了这样的条例,冯观躺着也笑醒了。”
这皇商本不是商人,只是负责为皇宫采购内需的宫人,由当时任首领太监的冯观执掌。冯观仗恃先帝宠信,说服先帝让这一批人发展成商人,作为天下商人之表,不单单负责皇室内虚供应,更可以响应户部财政,提供士兵军饷。起初皇商的建立的确使得日益枯竭的国库充盈不少,后来其渐渐成为冯观聚敛钱财的一支主干势力。
皇商打着皇家的名头欺行霸市,恶行昭彰,惹得民间商人与百姓敢怒不敢言。
幸有翟氏组建北方商会,程氏组建南方商会,将民间商人拧成两股绳子,与皇商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互相牵制以平衡,才使得市面秩序稳定,多年来没出现过甚么大动荡。
这若是南北商会一解散,皇商一家独大,冯观握在手中的砝码又添了一重。
张雪砚亦道:“正因如此,我更当尽力而为,化干戈为玉帛,使得两个商会握手言和。”
刘景行往嘴里填了颗甜果,笑道:“大公子真当有尽力之心,应该无暇有闲情逸致来摆这场接风宴罢?”
谢蘅一扬眉,扭头打量刘景行,道:“把嘴巴张开,教我数数你这狗嘴里今天是塞了几只火筒子。怎么咄咄咄咄个没完没了了?”
刘景行听她回护张雪砚,悻悻地拨弄了一下白瓷碗里的冰桂圆子。
张雪砚文然笑了笑,同谢蘅道:“不怕承缨笑话,我才疏学浅,不通商道,虽负调停之命,却一再陷入僵局。前些日子听闻你要来济州府,设下此宴,实有私心,是想请你帮一帮忙。”
刘景行登时挺直了背,抢白道:“不帮!”
谢蘅鲜少见张雪砚有如此为难的时候,定然是遇到了大难题,否则他不会轻易开口。此事又涉及冯观,正碰上谢蘅最碰不得的地方,当即应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