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当夜,贾承平密会连生,弹劾王可义利用李彬在吏部任职期间买官卖官,大肆敛财,吴元年王可义推荐的任职名单中的官员,向李彬输送的白银最低五十万两,高的有一百多万两。     连生听后,沉默不语。     贾承平道:“陛下,立国之初,贪渎卖官已如此猖狂,一旦贼众结成朋党,今后朝廷就只有他王可义,而无陛下您了。”     连生面色阴沉,说道:“你所奏议,捕风捉影者不少,李彬利用职务之便,收受贿赂,和王可义推荐名单之间,并无实据。依朕看,最好先查清楚李彬再说。”     贾承平道:“李彬不过是冰山一角,臣敢以性命担保,李彬所为乃王可义背后授意。”     连生摇手制止道:“王可义随我起事十年有余,调和诸将,安定后方,官制c税赋c钱粮,管理得井井有条,前方战事从无亏欠,皆赖王可义功劳,才有今日之大旸。就算他细行有亏,瑕不掩瑜。就按朕说的办,而且,你们调查李彬,也不宜声张,宏启元年,北伐未定,你想让天下人看大旸的笑话么?大旸新朝的腐败,就更甚靖朝了?”     贾承平见连生心意已决,只好谢恩退下。     连生的心里,却掀起万丈波澜,若贾承平奏议不假,大旸初期的二十省知府便要大换血。这些人既然向李彬输送五十万至一百万两银子得官,必定要十倍c百倍地搜刮民财来填补!     连生命人召见廉佑德,问道:“廉先生,你与贾中丞是多年好友,你对他评价如何?”     廉佑德笑道:“其他不好说,唯有一条十分有把握。”     “什么?”     “清高自傲,嫉恶如仇,眼里揉不得沙子。”     “可有所指么?”     “承平任高安县丞时,便刚正不阿,对县衙内贪赃枉法的官吏也进行了整治,百姓称其‘严而有惠爱’,虽受百姓爱戴,却被地方豪绅恨之入骨,多番陷害。后来出任江浙儒副提举,又因检举监察御史贪渎之事,不容于同僚,被迫致仕归田。”     连生笑道:“这么有智慧的人,为什么总要与天下人为敌啊?”     廉佑德道:“有善谋者,有善成者。善谋者又分善谋事者c善谋身者。贾承平善谋而不善成,故思略得当,计雄天下。善谋事而不善谋身,因其秉性直故。”     连生道:“正是。宋达c王可义读书不多,计谋战策不如贾承平,但都是善成之人,一步一个脚印,帮朕踏踏实实地打出了现在的天下。人无完人,贵极人臣c聪明一世,也不能说他一定就道德高尚c秉性纯良。”     廉佑德大概听出了连生心中感叹,说道:“自古圣贤难求。范仲淹有名言,不为良相,愿为良医。为相者,视天下为子女,受黎民之苦如己身,才能殚精竭虑,死而后已。”     “丞相一职存在了数千年,可古往今来真正堪称良相的,屈指可数。先生亲撰之伐靖檄文中,所列靖国之罪,第二条即是‘宰相专权,宁台报怨’。”     廉佑德哈哈一笑:“不错,就连诸葛孔明c范仲淹,实在说来,都算不上良相。诸葛孔明出师未捷身先死,谋略差矣,范仲淹改革立新,历时一年便以失败告终,被贬谪他乡。”     “上古未有丞相之前,圣王如何治国啊?”     “上古黄帝四面,孔夫子曰:‘黄帝取合己者四人,使治四方。’黄帝任用四个像自己一样勤政爱民的臣子帮他治理国家,所以政通人和。”     连生沉思点头,似有所悟。     廉佑德伐靖檄文一出,大得民心,靖国旧吏纷纷来降。北定大军出师一个月,即平定山东,随后由山东回师河南。一路由南面取归德许州,和郑化强偏军会师,抄汴梁后路。一路北上,由郓城渡黄河直达陈桥,两只铁钳死死夹住,汴梁守将翁政仁不战而降,河南全境平定。四月,参将鲍有幸克潼关,李齐逃走。     连生没想到北伐大军这么快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