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想起了什么事。从一旁靠墙的架子上,取出一个竹篮。
小心翼翼的放到火光能照到的地方,华昊父母也凑上前来。把用棕榈叶做的盖子打开后,里面是几十条黄色小手指长的虫子,爬在放好的桑叶上。
“这虫子有什么用?”
华昊父亲终于在华昊母亲前忍不住,问了出来。
“虽然现在没什么用,可能要很多年后,它的作用就太大了。”
华昊观察着还未驯化成功,是黄色而不是后世所见白色的桑蚕。
双手环臂,思考着自己并没有饲养过蚕宝宝,更别提把野生桑蚕驯化成家蚕。这期间得经历多少年啊!
华昊父母见华昊陷入沉思,对视了一眼,知道华昊又在想什么事情了。
这种情况经常发生,虽然是华昊的父母,但是因为华昊所提供的技术,为村子所做的贡献,实际上是处于超然地位的。
华昊要是想做什么,族人肯定愿意听从,只是华昊没怎么表示过而己。
果然,第二天刚日出,村中长老就让华昊父亲带了几十个壮年拿着弓箭长予,在几头家犬指引下向山上去。
为的是仿止狼群伤害到外出劳动放羊的妇女。
下午,有一群三十几人的外村人,赶着牛车载着盐,石料,和一些本村没有的物品,华昊还在其中发现了玉料,在这里换了陶器和食物,特别是本村新奇特有的农具更是他们想要的。
经打听,是东面的有盐氏。听名字就知道他们特产是什么了,人口在一千人左右,比不上华昊所在的有华氏五千人,但也算是大族了。
有华氏的祖先是天人氏的儿子――华宗氏。华宗氏有四子,分别为长子有华氏,次子有工氏,三子沱氏,四子自贡氏。
有盐氏又是自贡氏的分支,以上都是风姓氏族,所以还算是亲族。
有华氏因人数最多,而且血统最高,几千共分出去多达十多个分支。这些分支遍布整个盆地中西部最富饶的地方。
当然有的随时间流逝,天灾而消亡,或者迁到更远地而失去联系。
现在与有华氏有联系来往的,记得名字的有:有工氏,沱氏,绵阳氏,资阳氏,三台氏,资中氏这六个人数上千的,简阳氏,屏山氏,有鱼氏,乐山氏,夹江氏等千人以下的,这些都是以有华氏为主的风姓一族。
当然,除风姓一族外还有诺姓各氏,胥姓各氏,华姓各氏,宗姓各氏,章姓各氏等等就不一一细表。
历经千年发展,当年随风宗南迁的四千人,与本地土著或战或和,加上联姻同化。以繁衍至盆地中西部,总体人口破百万了。
有华氏原本特产就是陶器,和较多的粮食,现在又多了一项农具。在华昊的有意识干涉下,不仅农具还有新的种植技术,也通过他族来这贸易的机会,一并传播出去。
当然也警告了他们不要把农具和技术传给异族。
在农业社会,任何一项能提高产量的技术都会被万分重视,而技术传播方的有华氏也被各氏族所尊敬,从而增大了有华氏的话语权。
华昊意识到了这一点,这些技术被应用到实际劳动,并发挥出超乎所有人想像的作用。
最直观的就是人口增长,二十年后,有华氏人口破万。华昊当上氏族长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召集各氏族于龙泉山会盟。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